他們乘坐的並非是常規船艦,而是大明的蒸汽鐵甲船。
在大力發展鐵路的同時,蒸汽鐵甲船的發展也沒有停下,受限於石炭的問題,因此蒸汽鐵甲船是以站點的方式進行移動。
在占城以北接近安南的新港口,就是蒸汽鐵甲船的補給站點。
這裡每日都會運送大量的石炭過來囤積補給。
為了節約石炭,正常情況下蒸汽鐵甲船是不會經常往來安南占城於大明的。
朱高熾和朱允炆作為皇孫,當然是有資格乘坐。
坐上蒸汽鐵甲船的朱高熾跟朱允炆,感嘆震撼之際,同時對太孫的敬畏更甚了。
朱高熾還好,他雖為燕王世子,但實際上沒多大野心,性子純良仁厚。
朱允炆心裡的小火苗,還沒開始燃燒,就被掐下去了。
因為長期生活在占城,即便冬季也是炎熱,因此剛到京師的朱允炆沒適應寒冷,一不小心就感冒了。
期間朱元璋還專門過去了探望過。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自己的親孫子,也是老大的種。
四大藩王抵達京師的時候,已經是正月底了。
令旨雖然是年前傳過去的,但從倭國抵達大明,沒有火車也沒有蒸汽鐵甲船,也就只能是以目前馬車速度趕路,將近一月已經是很快了。
今年,已經是洪武三十三年。
有道是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
在三月三黃帝誕辰的這一天,將舉行大朝會,也是為了宣佈北伐相關事宜,且正式啟動北伐。
距離三月三還有數日,最熱鬧的並非各藩王府邸,反而是淮西各武將勳貴的門庭。
其中尤其是藍玉這裡。
“涼國公,咱們大明要北伐,太孫又下令旨讓所有藩王都返回京師,這是想讓各藩王來爭奪功勞啊。”
“也不知涼國公可是聽到了些許風聲,太孫那邊對於咱們這些老人們,是如何打算安排的。”
“總不能這般大的事情,就讓咱們在京師裡閒著吧。”
前軍左都督楊春大著嗓門說道。
他這些年一直都在京師裡待著,身份聽著是高貴,可是手裡的兵權可以說日益滑落,威風不再。
即便是有所戰事,也跟他五軍都督府沒多大幹系,太孫跳過五軍都督府直接遣兵。
這次北伐的事情剛剛冒出,楊春還想著再建功勳,可陛下那邊沒安排不說,等來的還是各藩王歸京的訊息。
這讓楊春的心裡很是埋怨。
後軍都督府右都督祝哲,此時也附和道:“楊都督所言是及,我等閒置於京師多年,先前五軍都督府總覽練兵事宜,咱們經常在外練兵。”
“現在太孫大搞軍事學堂,整什麼新練兵法,練兵跟咱們也沒了關係。”
“朝廷若無戰事也罷,咱們也樂得清閒,可北伐這等大事,太孫卻將我們拋諸腦後,這有是何道理,難道是覺得咱們這些老臣子們年歲大了,提不動刀了?”
“涼國公跟太孫關係莫逆,當初太孫入宮之際,咱們雖然沒有表態,可心裡面都是向著太孫的。這北伐事宜,好歹也讓我們這些老將,為大明出一份力吧。”
前軍後軍都督都開了口,其他的也跟著說了起來。
無非是想要撈一份功勳。
其實說到底,還是權力的問題。
朝廷放權於百官,主要是在於文官治理政務,而非是武官。
朱英緊握兵權,從下至上,可謂是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