剎那間,短兵相接的雙方,頓時就產生出極大的差距。
就好像是數百枚雞蛋砸在石頭上一樣,數量再多的雞蛋,就能讓石頭崩開裂縫嗎。
從遠處看,雙方騎兵對壘之後,明軍的騎兵衝鋒不減,不斷的吞沒北元的騎兵。
同時在側翼的明騎,開了一發火繩槍後,直接就是進行衝殺。
一漢當五胡的說法似乎都要在今天發生改寫了。
因為往往十幾個北元騎兵都不見得能夠讓一個明軍騎兵落馬。
文明層次的差距,在這一刻展現無疑。
戰爭不過只是僵持了兩個時辰都不到的時間裡,北元這邊就已經是撐不住了。
要知道像是這種大軍對戰,別說是幾個時辰,打上個幾天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人的力氣,馬的力氣都是有限的,往往幾個回合就沒勁了,除非是戰力懸殊,否則打個幾天都很正常。
但是明軍打破了這個規律,火繩槍可不比弓箭,可以節省大量的力氣。
加上本身盔甲武器的碾壓,士兵的體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儲存。
反觀北元,對比下來就完全不同了。
體力跟軍備的差距太明顯,而且北元騎兵最初是作為僱傭兵來支援徐輝祖打帖木兒的,完全沒考慮過火炮的事情,因此傅友德才敢這麼直接帶著騎兵掠陣。
當傷亡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北元大軍中不斷有騎兵開始逃跑。
似乎只是在幾十個呼吸的時間裡,就呈現出了兵敗如山倒的局勢。
傅友德在遠方看了,哈哈大笑。
只不過擂鼓也是個力氣活,現在他已經把擂鼓的事情交給擊鼓兵了。
哪怕再年輕個幾十歲,他也不可能去擂鼓一兩個時辰。
戰鼓一般都是幾十個士兵輪流擊鼓。
“擊鼓,追敵!”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實際上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敵軍傷亡都是在逃跑的時候留下的。
北元那邊也看著局勢,開始偃旗息鼓,鳴金收軍。
明軍騎兵們更加興奮起來,在這個時候,往往是能夠建立更大功勳的時候。
比起一般的退兵,這次明軍的優勢可就更大了。
一邊追擊的過程中,一邊裝填火銃,大量的濃煙殘留,伴隨著的是北元騎兵更加崩潰。
所有的北元騎兵都拼命撤退,只要跑得比旁邊的人快,就有更多活命的機會。
這邊北元中軍出動,開始對撤退的騎兵進行掩護。
傅友德看著局勢,也下令收兵。
畢竟這一輪下來,人力馬力消耗很大,需要暫且歇息一下才行。(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