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倭國就要投降了,也沒什麼戰事要打,大家都忙著遷移人口呢,怎的在這個時間點上,跑到自己這裡來。
朱棣開口道:“既然三哥問了,我也不藏著,我這次過來,是想請和三哥一起合兵,攻下那豐前國。”
聽到這話,朱棡原本準備嘲諷的神情頓時消失,面上有些陰沉不定,而後道:“進屋說話。”
朱棣便與朱棡兩人,一起入了大堂。
朱棡首先發難道:“老四你要知道,現在倭國那邊,已然答應了太孫殿下的條件,投降我大明,並且賠償了九千萬兩白銀,還有城池三座。”
“你在這個時候去攻打豐前,是想要違抗太孫的令旨嗎。”
朱棣笑著說道;“我哪裡敢違抗太孫的令旨,可是,三哥收到了太孫的令旨嗎,還是收到了朝廷傳來的停戰命令。”
“倭國是投降了,前不久據說倭國都已經簽訂了條約,只等朝廷蓋章了。”
“可現在,朝廷有沒有蓋章,咱們也說不準不是。”
朱棣話到了這裡,朱棡當然心裡頭非常清楚了。
微微沉思一番後道:“豐前城,可有倭兵十萬眾,即便是你我二人合兵,二十萬軍想要在短時間內打下豐前,可不見得是有絕對的把握。”
“若是強行攻佔,必然傷亡過大,屆時哪怕是打下來,也定然會受到朝廷的責罰,討伐倭國,非但無功,反而有過。”
“若是持久不下,待朝廷之令過來,那便是作了一番無用功不說,還會遭到朝堂訓斥。”
“這可是沒吃到羊肉,惹得一身騷。”
在利益的面前,之前的一些兄弟矛盾,顯然朱棡也選擇暫時放下,和朱棣開始商討起來,也順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朱棣聞言說道:“三哥莫要誤會,我這邊可沒有十萬軍,若是合兵,只能是四萬軍與三哥一同攻打豐前。”
聽到這話,朱棡剛想發脾氣,突然又停了下來。
從個人而言,朱棡的軍事天賦,其實並不比朱棣差。
那一次的北伐被朱棣建功,也並非是因為領導不力。
他很快就意識到,老四朱棣另外的六萬軍,必然是去了其他地方。
再想到高麗軍那邊,是由老四朱棣曾經的麾下道衍掌軍,這其中關節,便就一下子明白了。
放下原本要摔碎的茶杯,端起喝上一口後,朱棡開始盤算這次是否有攻城成功的可能。
朱棣也不急,喝著茶等著朱棡的決定。
半晌,朱棡開口問道:“老四你能確定,若是筑前城被攻,豐前城的倭兵,一定會調動支援嗎。”
朱棣笑著說道:“這一點三哥不必擔心,我自然有把握。”
朱棡冷哼一聲:“別給我打馬虎眼,既然是要我跟你一同出兵,那就把事情說詳細了。”
“我的性子,你也是清楚的,若是膽敢搞什麼小心思,可別怪我到時候不講兄弟情面。”
朱棣心道:你我之間,哪還有什麼兄弟情面可以講?
不過還是解釋道:“在倭人看來他們已經投降,自然防備上會有鬆懈,當然,這只是其一。”
“其二,高麗軍攻城,跟我明軍又有什麼關係,目前是倭國向我大明投降,可不是向高麗投降,是以高麗攻城,倭人自然不會懷疑到我這邊來。”
“屆時在倭人的想法中,我明軍自然會按兵不動,而他們則必然不會丟棄筑前城,從最近的豐前城調兵,是定然之事。”
朱棡反問道;“你又怎麼能確定,倭人不會防備我等呢,若是倭人不動,豈不是前功盡棄。”
朱棣笑著說道:“這一點三哥儘管放心,我在倭國這邊,還是發展了幾個細作的,如今他們雖然沒領兵,但在豐前城中,還是能夠說上幾句話的。
“這等事情,只需要稍作引導,自然就會打消他人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