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就導致餓肚子對於倭國的百姓來說,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情。
而現在,只要勞作,每天竟然就能夠吃到兩頓吃食。
自從明軍佔據了城池後,倭國的百姓,竟然沒有了被餓死的。
這是多麼難以想象的事情。
晉王朱棡,本身是比較殘暴的。
對於倭國的百姓,動輒打罵,遇上不順眼的,甚至當場格殺。
然而倭國百姓對此,好像是習以為常,竟然並沒有反感。
因為大明的晉王,只允許他自己殺人,而不允許手下殺人。
這對於倭國的百姓來說,簡直就是福音啊。
倭國雖然透過學習唐朝,大化改新後沒有了奴隸制度,但在律法這塊,完全就是地方貴族,五十說了算,各種壓迫的情況極為嚴重。
晉王朱棡來了後,自然是實行的軍管,軍中律法嚴明,對於倭國,不管是百姓,武士,貴族,一視同仁,反正都是倭人,管他那麼多幹嘛。
這一下子就讓倭國的內部矛盾平衡了。
倭國百姓的心也平衡了。
看到以往的大老爺,武士,貴族,也跟自己一樣的勞作。
別說,幹什麼活都有勁了。
這天下午,當朱棣來到肥前城的時候,眼中是掩飾不住的詫異。
好個老三,竟然把倭國城池經營得這把有聲色,看來自己還是小瞧了他。
在得到通報後,朱棣便就帶著隨身的幾個親衛入城。
寬敞的大道,一路上暢行無阻,周邊的房屋明顯是最新建的,看上去規整有致,排列分明。
一路前行,便就抵達到了城池中央。
門口,是等候的朱棡親衛。
“拜見燕王殿下。”
數名親衛抱拳作揖。
不管燕王和自家晉王有著怎樣的矛盾衝突,這都是大明皇家的家事,不是普通的將士可以去參與的。
若是因此給什麼阻礙,別說是燕王了,便是自家王爺,也肯定不會輕饒。
才一進門,就有一道聲音響起。
“四弟呀,你這帶來三千騎,突然跑到三哥這裡來,是想要幹嘛呢。”
“是要向哥哥我示威嗎。”
朱棡原本打算是在大堂裡等著燕王過來,不過想起燕王朱棣,就有些耐不住性子,聽到動靜,直接就到了院子裡開嘲諷。
朱棣見此,也不由藏著,直言道:“我這次過來,可是要給三哥送一筆錢財。”
朱棡沒有絲毫遲疑的冷笑道:“就你這性子,能給我送什麼錢財,搞笑的吧。”
“指不定你這肚子裡,憋著什麼壞水呢。”
“說吧,到底是個怎麼回事,先說清楚了,借糧可沒有。”
對於老四朱棣的到來,其實朱棡的心裡也很是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