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的源友信,即便是詹徽也不好再行責罰,但目光放在另一人倭國使臣的身上。
這倭國使臣,早就是嚇得顫顫巍巍,自從來到奉天殿,也沒能說上幾句話。
詹徽呵斥道:「你如此不言語,是不是心中正在憋著冒犯我大明威嚴,來人,將其拖下去重打***板。」
一個重字,態度就非常的清楚了。
這名沒怎麼說話的倭國使臣,直截了當的被拖了出去,十來下後,便也沒了慘叫聲。
詹徽根據太孫殿下的授意,就是挑兩個打死,留一個回去傳話便也就可以了。
待事情過後,今天的談判卻也就差不多了。
詹徽有些意猶未盡的說道;「行了,你也起來吧,下回來談的時候,多帶幾人,本官可是知道天界寺有倭國使臣兩
百之數,只來這三人,是看不起我們大明嗎。」
源友信哪還不知道詹徽的意思,這來倭國的使臣,多半都是要被打死的,便也只能起身作揖道:
「小臣明白,下次定然帶足夠的人過來。」
雖然屈辱,但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倭國國內的局勢動盪,數十萬大明軍,還有十幾萬高麗軍,尤其還有火器這等違背常規戰爭的存在,以至於倭國目前根本不敢發動大規模的攻擊。
若是大軍盡起,一朝落敗,倭國豈不是要亡國了。
對於大明來說,只是一次遠征的失利,但對於倭國來說,是內戰之後的國戰。
倭國輸不起,至少是現在輸不起。
在來的時候,其實倭國天皇,包括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就交代過所有的倭國使臣,務必要想盡辦法讓明軍停止遠征。
在見識到火器的厲害後,沒有任何一個將軍說有信心在正面的戰場上跟大明交鋒。
當源友信一人帶著兩具屍體回到天界寺後,所有的倭國使臣頓時掀起欣然大波。
許多使臣甚至是在慶幸,自己方才沒有被選上覲見,不然可能躺著回來的就是自己了。
不過當源友信把大明談判的條件說出來的時候,所有的倭國使臣頓時沉默。
緊接著,是憤怒。
而倭國使臣的死,在這上面,也就不足為重了。
「怎可受得這奇恥大辱,大明簡直是欺人太甚。」
「大明乃是泱泱大國,為何非要貪婪我等彈丸之地,割讓五國,如此九州島,還是我倭國之九州島嗎。」
「大明駐軍我倭國,這是要強行讓我倭國分裂啊,往後要我倭國百姓如何看待。」….
「不可答應,絕不可答應,還有萬萬兩白銀,我倭國哪來的這麼多的白銀,大明皇帝是想錢想瘋了那,便就是大明十年歲入,也沒有萬萬兩白銀。」
眾多的倭國使臣義憤填膺,不斷叫囂起來,好像馬上就要大明來一場生死對決似的。
直到外面傳來一聲大喝:「肅靜!再敢喧譁者,逐出天界寺!」
這下子,便就沒了聲響。
天界寺可不是純粹的寺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屬於官方機構了。
這裡住著的,不僅僅是倭國的使臣,還有其他所有小國使臣,都是住在這裡,有些和倭國使臣臨近的,當真是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