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朱栴是慶王府第一代慶王,他歷經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六朝,在寧夏生活了四十五年。
因為和朱允熥同一年生的緣故,雖然一個在年初,一個在年末,且還是叔侄,但這並不影響兩人的關係。
朱栴的性格和朱允熥比較接近,在諸多皇子裡也不算起眼,所以兩人也算是臭味相投了。
兩人在臨近的方隊,歇息之餘,也就順道聊聊天。
在歇息的時候,離開方隊聊天,也就是皇子皇孫們才有的特權,顯然對於這樣的特權,諸多將士們沒有任何意見。
在皇權為天的王朝,皇子皇孫們跟著他們一同操練,那已經是莫大的榮耀,就這事,便值得將士們吹一輩子的牛。
“我曾經可是跟著某某皇子,某某皇孫一起操練過的,當時他就站在我旁邊呢。”
“你說那誰誰親王,郡王呀,當時他們就跟我一同,在大內操練呢。”
諸多將士們,便就是現在,都已經打好往後吹牛的腹稿了。
朱栴對朱允熥說道:“皇侄,昨日夜裡,我去了大兄的仁智殿中,在殿中的,絕對是大兄無疑,如此看來,操練我們的統領,指不定跟大兄關係匪淺。”
“我眼力好,咱們的統領看上去,頂多不過二十出頭,皇侄你說,這是不是你父王的私生子呢。”
皇宮裡嘛,大家除了讀文習武外,也就沒別的事了,十幾歲的少年,最是好奇心重的時候。
朱允熥聽到這話,本來就因為操練而有些紅的面色,立即變得通紅,馬上反駁呵斥道:“十七叔,你胡說,我大哥...”
說到大哥這裡,朱允熥一下子反應了過來,連忙止住。
大哥的身份,到現在皇爺爺沒有交代,知曉的除了自己和姐姐外,也就是二哥允炆,十七叔朱權了。
姐姐和二哥,自然和大哥關係更為親密,十七叔也是皇爺爺指定過去的。
除此之外,也沒沒幾個人知曉了。
自己可不能暴露出來大哥的身份,或許對大哥有幾分不利。
朱允熥雖年紀不大,但在皇宮長大的孩子,箇中政治智慧多少都要一些,依稀明白大哥現在身份的情況。
朱栴耳朵尖著呢,一聽這話,馬上就知道皇侄允熥,肯定知曉統領的情況,而且那句‘我大哥’更是意味悠長。
眼珠子一轉,朱栴就佯怒道:“皇侄,這可就是你的不對了,咱倆關係這般鐵,說是叔侄,實則同年所生,我一直視你為至交好友。”
“這般事情,你不便對別人說,對我還要瞞著嘛。”
“再者說了,我怎麼也是親王,去年父皇封我為慶王,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瞞一家人,能有什麼事情,是我不能知曉的。”
“還是說,你已經不把我當摯友了。”
說到後面,朱栴神情落寞,就好像被人揹叛了一般。
朱允熥見此,神情有些不忍。
他和十七叔朱栴的關係,確實極好,兩人地位也差不多,朱栴為藩王,但他朱允熥也是嫡孫,日後定然也是藩王。
在去年朱栴封為慶王的時候,兩小還一起說過,日後同為藩王,當守望相助。
想到這裡,朱允熥輕輕咬牙,左右瞧了瞧,低聲說道:“十七叔,這事我可從未告訴過別人,你可莫要跟別人說。”
“你放心,咱倆相交這般久,你還不知道我的為人嘛。”朱栴立即說道。
朱允熥輕輕點頭,而後附耳過去,小聲道:“統領可不是私生子,那可是我親大哥,真正的嫡長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