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大明皇長孫:朱棣送我上皇位 > 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

第205章:那可是我親大哥 (第2/4頁)

現在翰林院的學士們,帶頭的就是劉三吾。

劉三吾定下策略,從元朝開始,逐步向上進行推敲,分析前面那個朝代最有可能建築軌道。

即便是元朝,也不能放過,說不住就是某個封王自己幹出來的。

首先是地點。

既然是在河南南陽,那必定是正統王超才有可能。

河南自古為中原地區,南陽則是臨近許昌,洛陽,開封這些古都附近。

沒有一統中原過的國家,則完全可以排除了。

當這個意見出來的時候,範圍就小了很多。

隨後便開始針對有可能需要建築軌道的朝代。

劉三吾提出:“軌道的作用,便是大量運送輜重所需,而建造在南陽,顯然便是當時南陽需要。且既是在中原建造,則定然不止南陽一處。”

“如此看來,鐵斷事所言的軌道,距今的朝代,當極為久遠,依老夫所見,應當是在東漢,西漢。”

劉三吾的話,開啟了翰林學士們的思路。

劉三吾在現在的大明,可算是學識之最。

要知道劉三吾入朝的時候,是在洪武十八年,由現在的兵部尚書茹瑺舉薦,以‘文學應聘入朝’。

且當時的劉三吾,已經是七十三歲的高齡,為入朝的時候,便就已經名滿翰林。

入翰林院後,便就相當於翰林院無冕之首。

七十三歲的劉三吾,不但沒有絲毫糊塗的徵兆,還因博覽善記,應對詳敏,屢承顧問,悉多稱旨,而被朱元璋重用,多次想其請教治國之道。

只不過在洪武二十三年,授世子晉王經,吏部劾其‘怠職’,一度由翰林學士降為國子監助教,因其聲譽,不久便官復原職。

現在的劉三吾,已經是八十歲了,還能稱得上才思敏捷。

從這分析軌道的朝代之事中,便可見一斑。

“西漢不可能,西漢缺馬,軌道馬車自然需要大量駿馬才能拉動,騾車和牛車定然不行,唯有可能是東漢。”

有精通西漢史學的學士,當即提出。

諸多翰林學士,也是紛紛點頭,這般看來,唯有東漢了。

一番討論過後,東漢的可能,卻在不斷的被排除,雖說有人提出假設,但其理由也站不住腳。

討論到這個點上,已經過了兩炷香的時間,不管是其他官員還是朱元璋,都有些不耐煩了。

朱元璋見商量這般久,便就準備先擱置此事,讓這些翰林學士們,下朝後再行商議,最後給他一個結果。

此時,劉三吾半眯著眼睛,開口說道:“諸位同僚可否想過,這南陽軌道,是否為先秦所鑄。”

此言一出,諸多翰林學士馬上就安靜了下來。

原本準備開口說話的朱元璋見此,也就停下。

朱元璋目光示意,馬上就有宦官快步走來,將剛才劉三吾等翰林學士講述的情況,稟告給朱元璋知曉。

在奉天殿朝會中,每隔數米就有官宦站立。

這些奉天殿宦官的職責,一是為了監視官員有沒有逾越的地方,在沒有陛下的允許下,很多不符合禮儀的事情,都會被這些宦官們記載。

包括談話也是同樣,重要的談話會被熟記,而後隨時傳達給朱元璋。

最新小說: 大唐:天生神力,我竟是皇族血統 我又淪陷了[娛樂圈] [紅樓]黛玉繼承了林家後 克格勃小三想上位 女駙馬穿越手記 慫包女配缺德後[七零] 救命我不想繼承家業只想當指揮官 真千金瘋批後,全家跪地求原諒 長得醜就不配攻略病嬌了嗎[穿書] 首富閨女有點摳 大理寺第一主簿 [火影 創設組]和扉間的愛情 不死者松田的二週目奮鬥生涯 餘二姑娘死遁掉馬了 全家穿越星際除了我都混成編制 八零之和搖滾老炮一起養崽崽 大師,師姐還有救嗎? 穿成七十年代心機女 我娘是京城第一白月光 我把異界物資上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