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米漿放在鐵質的圓盤之中,放在沸水製作等待蒸熟。
蒸熟的米粉從圓盤中剝離,掛在竹竿上面,等到晾乾之後,在疊放在一起。
一刀切下,長條形的米粉便成型了。
放入沸水中幾分鐘,用長筷子挑起,加入骨湯和碼子便是黎平人最喜愛的主食。
“米粉?我們泡菜國也有拉麵啊....”
樸金苟試圖挽尊,因為看到現在他已經有些心底犯怵了。
華國的每一種食物都有歷史,有佐證。
但是泡菜國的那些基本上是三分靠挖掘,七分靠腦補,十分沒有說服力。
這次的鏡頭來到了廚房。
“與黎平米粉相似的是廣洲人最喜愛的一種麵食,河粉!”
“150年前在廣洲沙河出現,於是這種食物也叫沙河粉,沙河粉更加薄而透明,口感更柔嫩爽滑,用沙河粉做主食,廣洲人最接受的是這道幹炒牛河....”
“幹炒牛河講究鍋氣,必須猛火快炒,炒勻之餘又得講究粉的完整,在習慣吃麵的北方人眼裡,這大概就是用米做的麵條吧....”
看著扁而長的麵條,在黑色的鍋裡不斷的翻炒,加入芽菜和牛肉,在大火中出鍋。
河粉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油光,給人的感覺很清淡。
但是在清淡中又透露著想要食用的慾望。
起碼在生長在泡菜國的樸金苟眼裡,自己國家就沒有這種炒製出來的麵食。
......
“幾千公里外的硒安,饃是最被當地人接受的主食,而肉夾饃是饃最經典的吃法....”
“肉夾饃是兩種食物的絕妙組合,白吉饃和臘汁肉......”
“硒安人吃的白吉饃用火烤制,加入三十多種調料慢火熬製而成的肉,軟糯濃郁,饃的平淡更加凸顯出肉的醇香....”
看著畫面裡面幾乎是用筷子一夾就斷的肉,被夾在白中帶著焦香的饃裡面。
樸金苟十分想要表現出平靜的模樣,但是他的肚子顯然不爭氣。
一聲“咕~”直接傳出了螢幕,被所有人聽見了。
但是樸金苟臉色厚的程度讓他假裝沒聽到,繼續鎮定自若的看著螢幕。
“泡饃,也是從饃變化出來的一種主食,每個人根據自己的喜好口感,掰出形狀大小不一的饃塊,對於硒安來說,這個掰饃的過程是一個彌足享受的過程.....”
“在西北,主食和湯的完美融合不能少了,蘭洲牛肉麵.....”
“竹升面,在麵粉中加入鴨蛋,用毛竹碾壓麵糰,利用人體彈跳的壓力.....”
“岐山人把肉丁炒制的東西叫做臊子,岐山臊子面.....”
“嘉興人放心踏實的一天就是從一個個熱騰騰的肉粽開始的.....
依次閃過的不同主食既有熱辣滾燙的臊子面,也有勁道有彈性的竹升面,更有竹葉包裹的粽子。
就像是一一登場的演員在舞臺上輪番展示著屬於自己的發展歷史以及鮮美味道。
不知道觀眾是怎麼樣的,起碼樸金苟直播間裡面大部分都餓了。
其中也包括樸金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