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後,吳龍把《死神來了5》的劇本給黃億於。
黃億於把劇本拿回去與威納影業研究,最終還是決定拍成3D。
《指環王:雙塔奇兵》首周的票房成績出來,比第一部要好。從票房趨勢上看,有可能超越第一部。
這樣的成績,讓其餘六大電影發行公司感到高興。他們期望全球總票房能超越十五億,讓他們多賺點。
網上對電影的議論,除了其餘影片和《指環王》系列,就是吳龍即將開拍的《速度與激情2》。
“《速度與激情》要拍第二部了。這一次加入了三苓汽車和尼產汽車,應該有看頭。”
“還能有什麼看頭?想不出這種廣告電影怎麼還能出第二部。看看同是廣告電影,《冰雪奇緣》敢出第二部?”
“這樣的廣告電影,明著宣傳某品牌汽車的,確實不應該有第二部。第二部還拍成什麼樣?破桉和賽車?那不是重複第一部嗎?”
“天啊,吳龍還想再騙一次觀眾看一個半小時的廣告嗎?還拍第二部,你能拍出什麼新意?還不是地下賽車?利用車技好犯罪?”
“我真是服了,那些汽車公司都是傻了嗎?吳龍拍出來,你們的汽車是被利用來犯罪啊!誰還會買你們的汽車?”
不只娛樂圈在議論吳龍和《速度與激情2》,和第一部一樣,營銷界也在議論《速度與激情2》。
“根據預測,《速度與激情2》很可能會失敗。
觀眾不會上當第二次。
這樣的廣告電影,你不可能重複拍攝的,觀眾會厭倦,也會反感。
首先是拍不出新意,也就犯罪和地下賽車。地下賽車同樣是犯罪。
其次,這次加入了兩家汽車公司,一共三家汽車品牌。
潛在的消費使用者怎麼選?
分散了消費使用者的選擇,反而有可能導致消費使用者放棄選擇,改選這三家汽車品牌以外的汽車品牌。
即便《速度與激情2》,憑藉吳龍個人的影響力電影收回成本,不至於撲街。
營銷上,我敢斷言,肯定會失敗。或者說,達不到預期效果。”
《速度與激情2》的演員人選,吳龍交給威納影業、峰田集團、三苓汽車和尼產汽車他們自己商定。
反正除了吳龍自己這個主角,其他人他們愛怎麼選就怎麼選。演得不好,砸了他們汽車的牌子。
這一部裡,沒有蜜謝兒和狄塞爾。
原版的《速度與激情2》,製作成本比較誇張,竟然七千六百萬美刀。是原版《速度與激情1》的兩倍!
但是,全球總票房卻只有兩億三千六百多萬美刀,投資回報率才是3。
可以說,原版的《速度與激情2》雖說沒有票房撲街,便其實算是失敗的。
為了增加可看性,吳龍必須要改。
劇情上不太好改,吳龍就從飈車上改。
其實,這部電影的飈車算是比第一部有了改進。第一部就只有直道加速,多是拼改裝拼馬力。第二部至少多了彎道,還有一些炫技。
比如主角只看副駕位的美女,不看前面的路開車。到了紅燈還會停。
比如主角故意倒開向好友炫技。
而場面上,上百輛車開出來擾亂警方的場面,也是個不錯的設計。
最後飛車上游艇,也算是比較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