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香江政府開始了國際機場計劃,這也是填海造田的專案。
其位於在大嶼山北部的人工島上,該人工島是在剷平赤鱲角和填埋鄰近海床的基礎上形成的。
國際機場建成後,不僅給香港增加了9.38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帶來了極大的經濟價值,使得香港的客運和貨運量攀升至世界前列。
香江填海的另一個代表作是葵涌貨櫃碼頭,葵涌貨櫃碼頭的誕生是香江海運步入集裝箱時代的標誌。
1985年,葵涌貨櫃碼頭的吞吐量成功躋身世界三大集裝箱港口之列。
1986年,超過紐約港位居第二,1987年更是超過鹿特丹躍居世界首位。
後來為了解決貨物量激增和港口設施相對滯後的矛盾,葵涌港不斷填海造陸,先後興建第六、第七、第八和第九號碼頭,讓其成為香江乃至亞洲最繁忙的碼頭。
除了工商業用地,香江的填海也改善了居民的生存環境。
從七十年代開始,為了緩解舊城區人口稠密的現狀,在新界沿海地帶展開了規模龐大的新市鎮建設活動。
這些新設的市鎮大多建立在填海造陸的基礎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屬荃灣、沙田和屯門。
比如在沙田城區17平方公里的總面積中,就有超過四分之一的土地為填海所得。
除此之外,很多供居民休憩和娛樂的地方也是源自填海造陸。比如香港島最大的公園,即維多利亞公園就位居銅鑼灣填海區。
總之,香江的發展離不開填海工程,他不僅提供了大量的城市用地,滿足了機場、港口和陸路通道等重要設施的更新換代。
還創造了鉅額的財政收入和經營利潤。
因為香江人口太密集了,可以說寸土寸金,港英政府僅僅透過售賣填海所得的土地就可以收穫滾滾財源,賺的錢那是一個多。
當然,大規模填海也會產生很多負面作用,就好像九龍等地的填海,使得維多利亞港的水域面積減少,航道變窄和潮汐動力減弱,進而威脅到往來穿梭的船舶的安全。
填海還會產生水質惡化和海洋動植物棲息地消失等環境問題,星爺電影《美人魚》就提到這個問題,因為人類填海,導致美人魚連生存的地方都沒有了。
不過有一說一!
真實時空,香江在迴歸之後,經濟為什麼發展慢了很多,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97之後,因為批判的聲音太多,導致香江填海行動停止。
城市發展需要土地的,綠地山地因為是私人領地不好開發,大規模填海又被叫停,
數百萬香江人只能擠在狹小的空間上,想擴張都沒有地方去,只能瘋狂內卷,導致貧富差距不斷拉大,市民哀聲怨道。
“我知道北部都會區因為土地問題會困難重重,所以才要快到斬亂麻,利用現在難得的軍管時期,對元朗、粉嶺等地進行清掃,把土地使用權拿到手裡。”
雷衛東雙手握拳砸向北方道,“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霍先生,董先生,如果錯過現在難得的機會,那麼再想開發北邊,將其變成北部都會區,二十年之內是不用考慮了。”
“這樣一來,雷先生,罵名可都讓伱承擔了。”見雷衛東眼睛裡閃過堅定的目光,顯然主意已定,董先生提醒道。
“人無完人,我在香江的聲望是在太高了,如果不做點損人利己的事,降低聲譽,大家對我都不放心,而且我也不需要對所有人動手,只要對付幾十個土財主和少數幾個豪門。
我只要先禮後兵,一手拿刀一手拿著鈔票,應該很容易搞定。”
“如果搞不定呢,有些人可是為了土地命都不要的,怎麼會要錢?”董先生提醒道。
“為了土地命都不要,那也好對付。”雷衛東聳聳肩,“這些人都是地頭蛇,在鄉下都是說一不二的主。
在開明的地主都是地主,我就不相信他們在過去一點錯誤都沒有。
以前是因為沒有證據就不能逮捕,才讓他們逃過一劫。
現在是軍管,沒有證據也可以抓捕的,如何還不行就發動群眾鬥地主,就好像內地一樣,很容易就把地主搞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