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孟笑著點頭,“醞釀了好長時間了,總算有機會寫出來了。”
說著,張希孟毫不猶豫在紙上寫下了三個字:大一統!
江楠微皺著眉頭,仔細看著,丈夫到底要寫什麼東西?
張希孟屏息凝神,運筆如飛,開始了寫作……自從始皇帝席捲六合,一統神州大地,便定下了書同文,車同軌的規矩,統一了文字度量衡。
從此之後,天下歸一,號為大一統。
只是這個大一統,足夠嗎?
文字,軌距,度量衡,還有郡縣制……這些構成了秦之後,治理國家的基礎。
但僅僅是這些,能不能消除差異,讓人心真的凝聚起來?
似乎還遠遠不夠。
畢竟這些年來,文武差別,地域之間的衝突,廣泛存在。當初一座復旦學堂,就惹來了許多人的不滿。
如今恢復燕雲之地,對整個朝局衝擊更大。
有人心中不滿,也是可以理解。
只是要如何消除這些錯誤的想法?
就必須要拿出新的理論。
張希孟揮筆寫下,繼承發展大一統精神,建設更高一層大一統的新局面!
新的大一統,必須包括共同的行為準則,共同的文化認同,消除地域區隔,建立覆蓋整個大明的市場,方便商貨交流,人員往來。
所謂新的大一統,就是在大明朝之內,所有人必須得到公平的對待,這一點早在男女問題上,已經說了,落到南北上面,也是一般不二。
任何藐視其他區域,都是不可取的。
公平對待每一個人,推行教化,建立共同記憶,把整個國家捏在一起,讓所有人做到思想上的統一。
除此之外,那些各地的關卡,稅卡,地方勢力勾結在一起,盲目排外,限制外來商貨,甚至是欺壓外來人員……都是決不允許的。
必須建立起順暢的全國市場,確保商貨順暢流通。
書同文車同軌的大一統,只是在工具器物層面,初級的大一統。
文明一致,心靈統一,才是更進一步的大一統。
而商貨人員往來順暢,彼此交流合作密切,才是大一統的物質保障。
總而言之,如今的大明,需要超越漢唐,就需要在大一統上面做文章。
趙宋之所以當不起大一統的稱號,那是因為趙宋未曾收復燕雲,九州不全。
大元朝席捲天下,疆域空前遼闊,當真就稱得起大一統嗎?
元廷區別對待百姓,重用蒙古人,色目人,將南方百姓視作牛馬,內部做不到公平合理,也不是大一統。
真正的大一統,既要有幅員遼闊的疆域,又要公平合理地對待疆域之中的每一個人。
如此方為真正的大一統!
張希孟將文章寫完,檢查了幾遍之後,果斷密封,派人連夜送去應天……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