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不妥!”朱元章斷然搖頭道:“燕雲之地,同中原數百年隔絕,宛如化外之地。按理應該派遣精兵強將才是。派遣一堆無用的官吏,以他們的德行,萬一怠惰政務,引起民變,又該怎麼辦?”
朱元章鄭重道:“李先生,咱覺得應該挑選本事最好的才行。”
李善長心中一動,陛下說的人不會是我吧?
不過想想,張希孟也不差,恰好張希孟又在大都,就讓他負責,也還不錯。
如果能把張希孟按在大都,那就更好了。
只可惜,李善長不敢多說一句話,生怕把自己陷進去。
“此事還要上位決斷,臣著實不知道啊!”
朱元章重重吸口氣,擺了擺手,讓李善長退下去。
隨後老朱又思量許久,提起筆,給張希孟寫了一封信。
信中老朱已經講得很清楚。
光復燕雲,明明是很好的事情,普天同慶,百姓歡喜。
可就是有那麼一群人,他們覺得拿下了燕雲,就多了一堆人來分好處,另外還有河北,山西,陝甘……幾乎翻了一倍!
這怎麼能行?
就算要收取這些地方,也要二十年間,不許北方人入朝。
“樂享江南,生怕動了他們的大餅……這就是朝臣的德行,咱正恨不得立刻誅殺了乾淨!”
朱元章把自己的怒火都寫在了信裡,張希孟隔著兩千裡,都能感覺到老朱撲面而來的怒火。
這些官吏也太湖塗了吧?
為什麼要前仆後繼,不斷觸怒天顏?
難道他們就不會順從老朱嗎?
貌似從歷史上看,還真不會……畢竟前後殺了那麼多人,貪官汙吏,還是屢殺不絕!
張希孟看著書信,心中思忖,漸漸的,他心中瞭然。
如果非要說起來,似乎禮部還真有點冤枉。
別誤會,張希孟可沒替他們辯護的意思……隨著燕雲收復,大明疆土越來越大,如何統治新的地盤,確實需要一個策略。
禮部原本是負責典章制度的,如今又負責興學教化,所以他們出來,拿個對策,也是理所當然的。
其他各部都在後面慫恿,推著禮部向前。
而禮部還是一堆舊臣。
外務部分出去了,換了新腦袋。可別的還沒改。
按照這幫人的習慣,不壓制燕雲,簡直說不過去!
張希孟甚至能猜到,什麼二十年教化之說,都是他們悠著點,幾經刪改之後的東西,要是他們的原版建議,估計要繼續讓北方漢人為奴為婢,當牛做馬了!
“老爺,禮部如此可惡,要不乾脆廢了就是,我看單獨保留教化職責,其他的都不用他們摻和。”
張希孟呵呵一笑,“夫人高見……只是咱們也該師出有名啊!”
“師出有名?”江楠不解,卻是發現張希孟抓起了毛筆。
“莫非老爺要有什麼文章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