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蒙古、色目,原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義,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老朱將檄文唸完,在場軍民百姓,悉數跪倒,山呼萬歲。包括也先帖木兒等人,喊得尤其大聲。
天子再次申明,蒙古、色目,願意歸附,與華夏之民無異。
從此之後,他們皆是華夏之民,當真是天命造化,福澤不淺!
朱元璋念過之後,一轉身,張希孟急忙上前躬身。
“督師張卿!”朱元璋滿臉紅光道。
“臣在!”
“朕命你總攬兵權,北伐燕雲,光復故土,重興華夏!”
張希孟稍微一頓,隨即大禮參拜。
“臣,謹遵聖旨!此戰大勝,不負陛下,不負蒼生!”
朱元璋滿意點頭,隨即摘下腰上的寶劍,遞給了張希孟,而張希孟的佩劍則是被老朱接過,放在了一旁的托盤上。
“先生當持此寶劍,掃蕩元匪,匡扶中華!”
“臣遵旨!”
張希孟握緊明顯沉了不少的寶劍,大步走下高臺,隨即翻身上馬,抽出寶劍,高高舉起。而後又縱馬馳騁,從一隊隊的明軍前面掠過。
大傢伙看得頗為驚訝,好傢伙,原來咱們張相公還是文武雙全,這騎術很高明啊!
張希孟還能說什麼,他也是南征北戰這麼多年,豈能連馬都騎不好?
張希孟縱馬掠過之處,萬勝之聲,聲震雲霄,氣沖斗牛。
終於,張希孟從所有隊伍面前掠過。
他立身軍前,高舉佩劍。在張希孟身後,又出現了一杆大旗。
火紅的旗幟,迎風飛揚。
在旗幟上面,有四個字:克復燕雲!
見到這一幕,在場的不少人突然覺得眼睛酸澀,有淚水忍不住流出。
自割讓燕雲十六州算起,已經四百餘年。
這四百餘年間,中原大地,遭受了一個又一個失敗,國土淪喪,黎民變為牲畜牛馬……多少仁人志士,意圖恢復,結果功虧一簣,甚至無故冤殺。
累累白骨,萬千血淚。
今日,終於有了足夠的膽氣,可以恢復燕雲,重興華夏了!
“嶽元帥,宗爺爺,在天之靈莫散,好好看看啊!”
“文丞相,丹心長存,大軍北伐,替你報仇了!”
“陸放翁,王師北定中原了,你也可以安息了!”
……
萬千呼聲,匯聚到張希孟身上,秉持著無數人心願的北伐,終於到了!
張希孟突然振臂,揮動寶劍,“尊奉皇命,出師北伐!”
剎那間,所有目光,都注視著他。
將士依照安排,邁著整齊步伐,昂揚出征,百姓歡呼,此起彼伏,還有無數報社撰稿人,奮筆疾書,窮盡一切詞彙,記錄下激動人心的一刻!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