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些卑劣,但這也不是他謀劃的,只能多做一些彌補吧。
若無這一層因素,他是斷斷不會為凌霄花作賦的。
再說了,他也不可能阻止他倆。
畢竟……李啟和柳參之,確實是自己研發出來的,這是兩個年輕人自己的因果,自己搞出來的事情。
不過……柳參之如果參與的太多,到時候免不了要被牽扯進去。
以巫器蠶為道基啊……
真的定了道基,必然會牽扯上很多東西的,這個世界……很複雜的呀。
算了,就這樣吧。
年輕人的事,管不了太多,兒孫自有兒孫福。
視角轉到李啟和柳參之那邊。
他們好奇的開啟那張紙。
頓時,一股浩然澎湃之氣撲面而來!
這一張紙,竟然在他們身周撐開了一道類似‘福地’一樣的結界!
李啟身上本來還纏繞著一些難陰氣,這是他之前觀摩陰差和妖龍一戰的沾染上的。
難陰氣極難祛除,畢竟這是陰間充斥著的‘氣’,數量如果太多的話,甚至需要巫神親自來消除。
李啟只是沾染了一絲絲而已,對身體影響不大,但也是基本上只能等它們自然消散,被陽間的陽氣給沖刷掉。
可現在,僅僅只是開啟了這張紙,就感受到一股浩然正氣,將一切難陰氣都衝跑了。
開啟那張紙,最上面寫著四個字。
然後下面便是那一篇雄文的開頭,也是序。
“餘七月十九,覽白馬寺,獨立空山,新雨溼柔,沙清溪繞岸,一輪殘日,幾片遠天霞,薄靄微風,嵐氣清磬,穿蕩人心。”
“見一古木,木上纏花,冠岑嶺以高棲,獨雍容於巖峻,混全樸於不才,倬絕壁而絕韻,故能紆餘盤骫,遺於樹木翠璧,鼓長風而飄蕩,花枝翠颭紅輕,其名凌霄,時下百尺,傳萬壑盈耳,有海潮音。”
“卻見古木已枯,寺僧不忍剪伐,種凌霄於下,使附幹以上,且慰心思。”
“心中有感,暫借維摩室,特作此文,後再修飾。”
序作完,便是正文。
李啟和柳參之繼續往下看——
“凌霄,藤蔓附大木而生,其花黃赤,夏盛。”
“茲禮容之壯觀,而王制之巨麗也。”
“翦翦疏花,託根宛在長松底,蔓柯相倚,便有凌霄志。邁往不屑之韻,拔俗之姿,則非籬壁間物也。”
“駟素虯而馳騁兮,垂翠雲而相半,見周文弱枝之棗,房陵朱仲之李,三桃表櫻胡之別,二柰曜丹白之色,石榴蒲陶之珍,百花圖蟬娟曉起,詠桃李之歌,吟柳牡芍之句者眾,詠凌霄者寡,今詠凌霄,贊其附木而上,最能高矣,苕苕孤上,義取象斯,無可疑者——”
…
這只是一個開頭而已,後面還有洋洋灑灑數千字。
李啟讀的很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