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紫袍公卿,一位巫神山大巫,誰也沒資格插嘴他們的對話,只能在旁邊看著。
到最後甚至到了直接開罵的地步,以至於大巫拍桌子怒喝道:“君等以唇舌相難,非敬客之禮也。”
鴻臚寺卿更狠,直接出言道:“惡客何須敬之?!”
其他人各自有反應。
有的抓耳撓腮,冥思苦想,想要跟上幾位大巫的思路,畢竟他們言語晦澀,典故全篇,而且語速又快,實在是很難懂。
有的怒視對方的大老,卻不敢說話,只能默默憤怒,其中包括了博嶽。
有的奮筆疾書,好像聽見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正在記錄。
有的光是聽見這些就戰戰兢兢,害怕的要死,生怕兩邊大老有一個忍不住動手,這樣大家恐怕就要出事兒了。
只有李啟在內的少數人,若有所思,很顯然有自己的考慮。
李啟正在思考一些問題。
關於大巫來參戰的時候說的一些事情。
大巫提醒自己等人注意要好好表現……
該不會指現在吧?
現在的情況,如果不打起來,或者有人中途插嘴,那恐怕事情會一直髮展下去,以兩位大老的學識和記憶力,估計能吵到明年都不停,但自己等人可不能等到明年啊。
一念及此,李啟覺得,這時候或許是自己可以說話的時機了。
大巫等人想要自己等人表現的時機,就是此刻!
想到這裡,李啟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這時候插嘴,終止爭端,然後將爭鬥延伸到小輩身上,既可以阻止愈演愈烈的嘴鬥發展成文鬥。
不過……若是插嘴插的沒有道理,胡說一氣,那事情反而會不美。
但也得注意分寸,若是說的話太重了,恐怕會被鴻臚寺卿打成豬頭。
他不會隨便對大巫動手,但扇你一巴掌還不簡單?
所以這個度一定要把握好,不過一定得上。
李啟思慮一二,斟酌了一下語句,接著,趁著兩邊各自剛剛說完話之後,他突然從座椅上站了起來!
站起來之後,他不等其他人反應,準備說話。
同時,他用餘光斜覷了一眼一個穿著書生衣袍的唐國人。
因為,就在李啟準備站起來之前,此人也有種躍躍欲試的感覺,好像想要站起來。
正是看見了此人,李啟才突然加速起身的,否則他還想再繼續斟酌一下,只是怕被此人搶先。
不過,既然站起來了,那就不做多想,安心表現吧。
在李啟站起來的瞬間,包括兩位大人,整個場地的所有人,都將目光看向了李啟。
似乎是沒有想到,居然有人敢在這時候起身。
李啟被眾多目光注視,直接無視,不做他想,直接拱手,大聲說道:“二位大人,尋章摘句,無理而辯,我觀世之腐儒,皆是如此,這般場景,怎麼會出現在您二位身上?”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
倒是那位大巫露出了笑容,似乎很滿意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