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有人大聲道:“敢問,先生也是中國人麼?”
劉培安一身黑色四開叉長袍,頭戴牛仔帽,多口袋深色長褲,腰懸轉輪手槍,腳蹬繫帶皮靴,揹著雙肩揹包。風塵僕僕的模樣,跟此時中國人的形象迥異。
劉培安還沒說話,另一個人喊道:“你居然把辮子剪了?”
“有辱斯文!”
劉培安眉頭一皺,問道:“他們是什麼人?怎麼回在這裡。”
這些人是從裡面出來的。
看門人:“少爺把這裡改成圖書館了。這些中國人也是少爺安排的,就住在對面。”
也是東家的人?劉培安於是道:“在下劉培安,克魯格先生的老師。幾位是……?”
老師?聽上去似乎來頭不小。幾人愣了下,頓時客氣了許多。
過場般的互相見過後,一人重提舊話:“你奇裝異服,辮子也剪了,將來回去,如何是好?”
劉培安有些煩躁:“西方盜匪遍地,歐洲也不例外。如果爭鬥時被人抓住辮子,可就九死一生了。”他摘下帽子,順了順頭髮:“短髮才更適合周遊各國。你們最好也都剪了。至於回去?哈哈哈!我在這裡前程似錦,幹嘛還要回去?”
幾人有些吃驚:“您還去過歐洲?”
這些人也不是老頑固,老頑固是不會出海的,覺得劉培安說的有些道理,還似乎有些身份。不可能惡言相向。中國人的智商普遍不低。大家都是為洋人打工,再說人各有志,何必呢?
不過人性就是這樣,會自覺得維護自己堅持的東西。
舉個例子,你請客吃飯。結果廚子的手藝糟糕之極,客人還絮絮叨叨的說這是豬食,估計你就會冒出一種掀了桌子當場跟他翻臉的衝動。
其實你跟廚子一毛錢關係都沒有,你只會覺得是客人不給你面子。而不會第一時間想到要找老闆大罵他一頓退錢,說不定還會硬著頭皮說菜還行。
不過這麼“不懂事”的客人非常罕見。
中國人常說落葉歸根,實際上並非如此,講究衣錦還鄉才是真的。你看看中國有多少海外僑胞就明白了,他們甚至還在海外建立了國家,到死也沒回去。
“身為中國人,當牢記自己是炎黃子孫啊,奇裝異服成何體統?”
劉培安譏諷:“炎黃子孫是扎辮子的嗎?”
這人語塞。
有人打圓場:“洋人如今勢大,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大家都是一起混飯吃的,當同舟共濟才是,這些都是旁枝末節。”
看門人:“我說,這裡不是聊天的地方,別堵在門口。”
劉培安:“難得遇見,也算有緣。我們換個地方好好聊一聊。幾位還沒吃飯吧?正好一起去酒館,我做東。”
幾人嘴上皆道這怎麼好意思呢?然後就跟著劉培安走了。
他們無所事事,整天泡在圖書館。小克魯格也沒安排工作,只發放了些生活費,當然不多。吃飽飯不成問題,想大快朵頤就捨不得了。來這裡是為了掙錢的,不是來吃喝的。
舊文人有個特點,長袍不離身,儼然成了讀書人專屬。劉培安的長袍只是被胖女傭扔了。不過,這量身定做的黑袍子十分合身,還便於行動,所以也就沒換。
實際上,這是湯姆的惡趣味之一。這衣服跟某個他以前他看過的電影裡的主角的風衣有九分相似,立領中門襟四開叉。只是面料不同而已。
配上儀表堂堂的劉培安,其實相當有氣場。沒錯,劉培安口嫌體正直,不然早換了。
比較之下,幾個跟在後面的長袍如同跟班。這讓注重儀表的舊文人們有些不舒服。
有人終於忍不住問道:“劉兄的袍子,是在那買的?”在摩根堡這段時間他還真沒見過。
劉培安頭也不回:“是克魯格家專屬裁縫為我量身定做的。”
眾人:“……”
均想,看來大老闆很看重這個劉培安啊。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