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放心,孩兒一定竭盡全力輔佐王上。”
聞言,杜母為之一笑,點了點頭,旋即卻又有些擔憂道:“公主出身高貴,你切記不可......不可對公主不敬,若是公主不習慣住在這邊,你可帶著公主前往公主府就住,不必擔心吾與你父親。”
接著,杜母又習慣性的開始嘮叨,“你爹爹木匠手藝尚可,南市那邊能賣出不少機巧物件,生意好,每日也有四五十文進項,府中用度一切都不必擔心......”
杜如明也沒有打斷母親說話,只是微笑著聆聽。
安樂公主他是知道的,兩人透過丫鬟傳遞書信,偶有交流,他也能看出來公主並非蠻橫不講理之人,只要他以善相待,公主是不會為難雙親的。
過了一盞茶功夫,杜母絮絮叨叨的說了一大堆。便在此時,門牙小廝走了過來,恭敬道:“大人,門外有一老者,自稱是京兆杜氏三河房的太爺,這是拜帖。”
門牙說完,雙手奉上一封書信。
聽見三河房,他立馬就知道來人是誰,當即對著母親道:“母親,明山先生來了。”
“快,快去迎接!”
杜如明少時家貧,父母在族地那邊勉強弄幾畝田耕種,他能讀書全是因為三河房的太爺杜枝杜明山。
杜枝雖然被杜如明稱呼太爺,但是他並不是年紀七八十歲的老人,而是五十歲左右,他只是在杜氏三河房那一系輩分比較高。
再見杜枝,杜如明自然是行大禮。
當年他能進入族學,從進學開始就是杜枝在使力,後來的生活多靠杜枝資助。是故,言杜枝是他的大恩人也不為過。
“如明快快起來。”杜枝笑呵呵的扶起杜如明。
當年他看好杜如明是個讀書的料,所以才會將他送去族學。後來中正選士,杜如明果然脫穎而出,受到郡中正官推薦前往長安,但是結果不如人意。
沒想到峰迴路轉,遼東一行,杜如明得遇明主,從此一飛沖天。
雙方見面之後,自然是一番暢談。
漸漸的,杜如明也就知道了杜枝來此的目的,北晉的中正選士!
“先生,魏國佔據京兆,為何要捨近求遠啊?”
“如明不知道麼,現如今魏國正與偽周奴種周牛兒交戰,中正選士一事就此擱置。”
“先生,此事難辦。”
畢竟是提攜培育自己的恩人,杜如明也不隱瞞,將自己心裡話說了出來。
其一,京兆郡現落魏國反賊手中,如何能參加晉朝的中正選士。其二,此次大中正官乃是吏部尚書王鴻,京兆杜氏怕是難以有所作為。其三,此番中正選士乃是天下大亂之後,開始的第一次選拔,不知道多少世家翹首以盼。幷州就不說了,河北那邊卻是一定要來的。
如此競爭,他們毫無優勢。
杜枝聽完杜如明的分析,微微一嘆,尋問道:“如明,你可與韋施筧大人所有聯絡?”
杜如明心中一動,面上卻是搖了搖頭。
“我與韋大人不熟。”
杜枝勸道:“你們二人出身京兆,應該守望相助啊。”
換成別人說這種有‘結黨’傾向的話,杜如明一定會糊弄過去,然後客客氣氣的請他離開,最後‘啪’的一聲關上大門。
但是明山先生對自己有恩,他也只能耐著性子道:“先生,此事為王上所不喜也。”
聞言,杜枝嘆了一聲,“倒也是,老夫有些為難你了。”
杜如明臉頰一紅,先生好不容易找自己一次,難不成要讓他失望麼?
忽然,他想到了什麼,言道:“先生莫急,容我再看看可好。”
“那就辛苦你了。”杜枝呵呵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