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初三,中正選士在太原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外面雖然喧囂,但是姜承梟樂的清閒,因為大朝議的時候就定下王鴻為此次的大中正官,其他部門各挑幾個四品官員作為輔官。
儘管知道此次中正選士一定有內幕,但是姜承梟也無可奈何,因為從縣開始,選取計程車子就是出身世家的子弟,他就算橫插一手,最後得到的結果也不是他想要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姜承梟專心安排八妹妹和杜如明的婚事。
關於杜如明尚公主這件事情,朝野紛紛表示王上真是看重這位心腹杜大人啊,連公主都送出去拉攏。
當然,有不少的人覺得杜如明的門第配不上公主,哪怕尚的這個公主是庶出,那也配不上。
其中叫囂最厲害的莫過於滎陽鄭氏那邊,姜承梟沒有出面解釋什麼,只是將這件事情告訴了王太后。
然後,王太后找了鄭仁果進宮說了會兒話。
聽說鄭仁果出來的時候一不小心從臺階上摔了下去,之後就沒聽見什麼人說杜如明配不上公主。
八公主出嫁,姜承梟親下詔書,封八公主為安樂公主,嫁妝總價值上萬金,同時在新修建的昭王宮那邊送了一座宅子給安樂公主。
御史大夫盧懷慎當時就上書表示;王上,咱們是不是太奢侈了,這樣不好吧。天下未定,應該一切從簡啊。
對此,姜承梟沒有理會,把這份奏摺壓了下去。盧懷慎也就出來刷一下存在感,並沒有真的打算跟昭王頂牛。
他現在全部的注意力都在中正選士上。
由於公主出嫁和中正選士兩件事情碰在一起,太原變得很是熱鬧。
相比較而言,公主出嫁稍微熱鬧一點,平民百姓都想跟著湊湊熱鬧。
更有不少百姓打聽杜如明什麼來頭,居然能尚公主。
一番打聽之後發現杜如明居然是京兆杜氏......出了五服的旁系子弟。
爆了一圈太原百姓的眼球!
這不就是泥腿子麼,居然能尚公主?
好吧,對此杜如明表示非常的羞愧。在公告這件事之前,杜如明曾私下裡找過姜承梟,委屈巴巴的說了一大堆,總之就是表示雖然自己出身低,但是一定會好好努力,好好奮鬥,決不辜負安樂公主的情義。
姜承梟也沒給他壓力,只是以大舅哥的身份告訴他,以後一定要好好對待安樂公主,要是自個兒妹妹受了半點委屈,一定會用拳頭教他做人。
以杜如明的聰明,自然是知道王上說這番話,就是沒把外面的流言蜚語放在心上,讓他安心王事。
當下,杜如明十分的感動,心裡默默發誓,一定要為王上效死。
雖然婚禮還沒開始,但是杜府現在也是門庭如市,認識的不認識的賓客紛紛而至。
只要不是白痴,都能看出來昭王這是器重杜如明,抬舉他啊。門下侍郎雖然品階不高,但是位置重要,更是昭王心腹,將來外放必是一方郡守,過個十年召回來,六部位置妥妥的。
這時候不混個臉熟,拉拉家常,難道還等別人發跡了再來錦上添花?
不過杜如明也不傻,知道這些人是來幹什麼的,所以秉持上門是客的準則,儘量好茶招呼,涉及金銀孝敬之類的事情,一概拒絕。
送走最後一批上門的投機客,杜如明癱坐在院子裡面。
這幾天因為要準備婚禮的事情忙得不可開交,百官同僚上門總不能趕人家走,置辦婚禮用品等等。忙的他很想和虞慶則換一下,他寧願去監督太府寺製造銀元。
“來,喝些水。”
杜母遞過來一碗水,心疼的給兒子抹去臉上汗水。
“辛苦母親。”
杜如明喝著水,聽見杜母說道:“此番你尚公主,咱們家門第不及,實在高攀,王太后那邊特地賞賜了諸多財物,王上、王后也都有賞賜,錯非如此,吾家焉能在此宴請賓客。”
“母親說得對。”杜如明點了點頭,放下碗。
他在朝廷的職位可不是什麼肥差,而且他也不是貪瀆之人,府中進項全靠那麼點俸祿,勉強維持一家人生活,若不是王上平日裡多有賞賜,他在這太原城恐怕過的也是甚為拮据。
杜母正色道:“吾雖婦人,然也知道有恩必報,王上如此厚待於你,你一定要盡心王事,多為王上分憂解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