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弟有何疑惑?但說無妨!”
“你覺得劉備怎樣?”
“劉使君乃中山靖王之後,自是賢德愛民,倒是仁義之君。”
“那你想不想跟著他幹?”
“這...師弟慎言,徐庶怎可拋棄家母獨自出逃,此事勿要多言!”
“莫要談論我了,師弟此番入獄,可有解救之策?”
“敢問師兄...有何教我?”
“現在知道自己處境了,不閒聊了?”
江寧被徐庶說了個大紅臉,訕訕的笑了笑,說道:“我這不是見到師兄,太過激動,一時間忘卻了嘛。以前總聽見師父和孔明師兄提起你,但是卻無緣得見,現在見到真人了,倍感親切,反而忘記自身處境了。”
“你這小子,恁是滑頭,自你來曹營後,我便收到孔明的信,託我對你多加照拂,我自是應允,不過你剛來,就被派去出征,簡直不合常理,哪有新兵剛訓練一個月就派去當先鋒軍的?
似乎就有人在你身上布了局,當然這也只是我的猜測,不過現在有了一點點眉目了。”
“師兄所言甚是,我也猜測有人要對我不利,但是卻不知究竟是誰想害我。”
“不知師兄此次前來,有何指教?”
徐庶眯起了眼睛,對著江寧說道:“雖然論才能我可能比不上某些人,但是我也不是泥塑的,想把我當傻子那是不可能的。”
“我來這見你主要有三件事,其一,是想讓你知道,你背後也是有人的,救你出來我不敢打包票,但是保住你性命,師兄應該還是可以做到的。”
“其二、從你進曹營,我就沒有機會和你見面,這次剛好可以見上一面,雖然見面的地方不是合適,但是等你出來,師兄一定替你接風洗塵。”
“其三,師兄有一個猜測,但是卻無法印證。有一個人,你需要注意一下。”
“誰?”
“張繡,張伯淵!”
(正史上張繡無字,許多野史記載張繡的字是伯淵)
“什麼?是誰?”
江寧蹭的一下就站起來了,一臉驚詫的對徐庶說道:“師兄,你剛才說的可是北地槍王張繡?”
“這...他是不是北地槍王我不知道,但是他確實是使一杆長槍,張繡歸降主公的時候,你還沒來呢!”
歷史上張繡第一次歸順曹操,卻被曹操看中了他的嬸孃,心懷不忿,於是被逼無奈,反了曹操,而典韋也在此戰中戰死。
第二次歸降曹操就是因為賈詡在官渡之戰前夕拒絕了袁紹的拉攏,轉而勸誡張繡歸順曹操,但是那已經是建安四年的十二月份,距離現在還差好幾個月。
不過現在連典韋都沒死,他們提前歸順也不足為奇。
不過他沒有道理來對付自己這一個小卒啊,自己和他無冤無仇,甚至是素不相識,至於把自己往死裡整嘛?
江寧實在難以相信,於是又問一遍:“師兄,你確定是張繡在背後搗的鬼嘛?”
徐庶皺了皺眉頭,沉思了一會,說道:“我不想誤導你,但是很多事情都出現過他的身影,我不得不有理由相信這一切和他有關。”
“你可能不知道,在你出征後不久,營房走水,只死了一位偏將軍,此事本就蹊蹺,但是死了也就是了,死無對證,倒也沒人會懷疑什麼。不過如果說這個偏將軍曾經是張繡的手下,那你還覺得這正常嗎?”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