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金枝帶上一盒蜂蜜,一包大糕和一包適合老人吃的綠豆糕,去請人寫對聯。
以前原主從來不摻和這些亂七八糟的事,對於她來說,冬天沒有比在家焐被窩更重要的事了。
不過現在趙金枝很享受這種忙碌過年的滋味,淳樸中濃濃的鄉村情懷,大家可以暫時忘記貧窮,只想著怎樣才能讓這個年過的豐盛一點。
晚上吃飯的時候,陳紅霞和趙大全商量打年糕的事。
趙金枝一聽到年糕,耳朵就豎了起來。她喜歡吃年糕,炸年糕,炒年糕,煮年糕,怎麼做都好吃。
“要不今年就算了,攏共就那麼點糯米,兩頓湯圓吃了也就剩不下多少了。”趙大全說。
往年一大家糧食攢在一起,打年糕倒還犯得著,現在糧食一分四份,家家都不多,犯不著費那個功夫。
而且打年糕也挺麻煩的,三斤也是打,十斤也是打,當然是越多越划算。
“可是不打的話,娃子今年不就沒有年糕吃了。”陳紅霞還是想多少打一點,不想讓孩子看著人家吃年糕。
趙大全看了她一眼,又埋頭吃飯。
他不想打嘛?
當然不是!主要是沒有那麼多糧食。
“媽,你們明天先別急著打年糕,俺明天進城一趟,看看能不能再買點糯米。”趙金枝說。
“你沒有糧票,上哪買糯米去?”
“俺有錢就行啦。”
“花,你掙點也不容易,吃食上面咱們多一口少一口都餓不死,你的錢可不能亂花了。”
“放心吧,俺不會亂花的。”她又不是不知道錢有多難掙,但是一年就這麼一個大節,也不能寒酸了。
吃了晚飯,趙金枝跟陳紅霞一起燻臘肉。雖然只有三斤那麼一點,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算是不得了的一塊肉了。
往年沒分家的時候,過年也就燻三四斤,最多的時候也就燻五斤。
現在他們剛分家就燻了三斤肉過年,在村裡算是相當不錯的條件了。
……
第二天,趙金枝來到城裡,她沒急著去金姐那邊,而是先去採購年貨。
如果肉和糯米價格都很高的話,她就打算花一顆小紅星在系統裡買。
當然,她的積分現在很寶貴,一般情況下她不會動積分,所以最好還是用合適的價格能買到最好。
來到十字街,平時比較冷清的一條街,今天居然可以稱得上‘熱鬧’。
東西五花八門,別說是豬肉,就是牛肉,羊肉,雞鴨鵝樣樣不缺。
不愧是過年。
而且今天跟大集市似得,根本沒有平時那種警惕性。
趙金枝不知道這是啥情況,不過聽到路人說是有專門的人把守,而且交了保護費。
趙金枝不懂啥意思,反正就是不會出啥大事就對了。
她詢問了兩個地攤,發現居然都是外地小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