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她們一個個都瞧瞧,她閨女就是再怎麼得,也照樣嫁條件最好的。
……
臨近過年的腳步越來越近,村裡開始殺豬宰羊,家家戶戶都張羅著醃肉,做豆腐,蒸饅頭,打掃屋子。
雖說家家日子都過的清貧,但是每年該做的年貨多多少少還是會準備一點,就當給來年圖個好兆頭。
做豆腐這種事,也就過年才會做,而且都是幾戶人家把攢了一年的黃豆湊到一起拿去磨豆漿,做出來的豆腐以拿黃豆多少來分。
今天說好要做豆腐,前一晚關翠和雷秀珍就把黃豆拿了過來,陳紅霞把黃豆浸泡起來。
第二天一早,準備去磨豆漿,順便把肉買回來。
陳紅霞本來要跟著一起,不過趙金枝叫她別去了,讓她在家趕緊把外公和外婆的棉鞋做好,早點送過去,老人家早點穿上。
還有妹子的棉鞋要做,怎麼的也得趕在年前給做出來。
到了鎮上磨豆漿的地方,因為幾個村都來這裡磨,所以這裡排了很長的隊伍。
很多人都是把自己的桶丟在那排隊,然後去幹別的事。
趙金枝和關翠他們也是這樣,把桶丟在那排隊,然後去買肉。
買肉也是要趁早買,不然好肉都被人搶走了。不過所謂的好肉也就是比邊角料好一點,因為真正的好肉都是被幹部家預定了。
排了十幾分鍾才排到她們。她們來的算是早的,後面又排起了幾十米的長隊。
趙金枝挑了一塊三斤重的後腿肉,打算拿回去醃臘肉。過個年只靠這點豬肉當然不夠,她又挑了一個豬肚和一截豬大腸。
豬下水價格更便宜,而且做出來的味道也不比豬肉差了。
“大花,你買那臭燻燻的豬大腸幹啥?”雷秀珍捂著鼻子,一臉嫌棄。
“三嬸不懂,這可好東西。”趙金枝當寶貝一樣把豬大腸裝進籃子裡。
雷秀珍搖搖頭,不想被臭味燻到,挪到另一邊去挑豬肉。
等了半天,關翠和雷秀珍也挑了一塊豬肉,都不怎麼好的肉,不過價格相對也便宜些。
買好肉,回到磨豆漿這邊,剛好還有兩個人就到她們了。
趙金枝看著來來往往,熱熱鬧鬧的人群,感受到濃濃的年味,這可比現代化的過年氣氛好多了。
淳樸又真實的年味。
豆漿運到家是一個大工程,因為擔心灑出來,所以一路上都是小心不帶小心的。
到家就開始做豆腐了。趙金枝雖然不會做,但是在旁看的也是津津有味。
時不時的冒出一句,會被陳紅霞嗔怪一眼。
據說做豆腐的時候不能亂說話,不然會做失敗了。
趙金枝幹脆就不看了,等都將燒開之後,她就拿搪瓷罐舀了一大罐,加了點白糖進去,一杯純正的豆漿出爐。
這種事,當然少不了小崽子們。畢竟一年到頭也就這個時候才能嚐到一口甜津津的豆漿。
小崽子們你一口,我一口喝的別提多滿足了。
有的喝完一碗還想要一碗,最後被關翠給打發走了,不然今年就別想吃到豆腐了。
下午,帶上大糕和糖果去請人家幫忙寫對聯。
距離他們家一里多地,有一位六十多歲的老大爺,是一位當了三十多年的老教授,每年過年大家都會帶上一些過年的吉物去請他寫對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