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明書院,崇聖殿。
“學生弘山,見過孟聖!”
一襲青衫,身材微胖的書院院長王弘山,恭敬的向殿內行禮。
“弘山,孟某此來是帶著浩然聖人的指示,為儒為道,你無須多禮。”
儒家一脈的準聖孟學淵,不知道何時到了昭明書院,正在殿內喝茶。
顏五常立在一旁伺候。
不過,兩人的神色都有些沉重。
“哦?浩然聖人出關了!不知道他老人家有何指示,弘山必全力以赴!”
王弘山激動的問道。
他出自東陵王家的旁支,是靠自己的真才實學,才在世家裡脫穎而出。
摸爬滾打這麼多年,他深知機遇的重要性。既然浩然聖人的指示帶到了昭明書院,這說明有用得到他的地方。
若是能借此與浩然聖人搭上關係,那麼他這把老骨頭也許還有機會。
或為修行,或為家族!
“天下紛亂,佛道相爭,更有魔宗潛藏,妖族蠢蠢欲動。弘山,這天下怕是要亂了,我儒家一脈該何去何從?”
孟學淵摸著茶盞,長嘆一聲。
他雖然是帶著浩然聖人的指示而來, 但是並沒有太多的興奮。
王弘山心裡咯噔一下, 看來這次浩然聖人的指示並不容易完成。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我等讀聖賢之書,學治世之道。”
他窮盡腦汁,斟酌著說道, “值此紛亂之際, 自當秉承正道,助君王平天下、安國民、興社稷、譜造化!”
然而, 對面的孟學淵搖搖頭。
“弘山, 急流勇退,潛龍在淵, 才是長存之道啊!”
他飲一口茶, 輕聲說道,“這趟亂世,我等儒家一脈必須摘出去,如此才能坐山觀虎鬥, 收那漁翁之利。”
王弘山一怔, 這與自己的想法截然相反。
可是聽起來, 似乎非常有道理。
若是按自己的想法, 儒家挑起治世之脊樑, 必將受各方勢力針對, 到時即便是勝了, 也定然慘不忍睹。
人都沒了, 道也荒了, 還談什麼傳承?
而若是按孟聖的想法,隱於幕後, 任由那佛、道兩家鬥個你死我活,甚至將三宗十七派和朝堂、軍部牽扯其中, 直至最後儒家再出山收拾殘局。
屆時……豈不就是儒家大興的機會!
想到這裡,王弘山陡然抬頭, 這……真的是孟聖的想法嗎?
還是……
孟學淵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心裡所想,端著茶盞說道, “但是, 我等也必須融進去,隱於那幕後,做那執棋之人,暗中操縱天下大勢, 傾軋世間。”
說到這裡,他驀然低頭, 與王弘山對視在一起。
話語在崇聖殿裡, 一字一句的響起。
“如此,才是真正的……”
“平天下!”
“安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