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飯這事上,李大花對團圓放一百二十個心。
餃子下好了,按著李奶奶說的,給李大妹的大孫子貴兒送去一大碗。四個人一起吃完餃子,團圓把肉餡的餃子煮了,又過水煎了一下,煎的底金黃,又裝上早做好的四喜丸子,拿著坐上了牛車。
李大花早套好了牛車,也不問團圓去鎮上幹什麼,趕了車就來了鎮上。
秤砣在肉鋪子早等的望眼欲穿,接過團圓拿的盆,看到煎的金黃圓溜溜的餃子,手在袖子上一抹,就拿著吃起來。
“你先喝口水啊,餃子涼不?”團圓拿了水給他喝。
秤砣咕咚咕咚灌下水,吃得狼吞虎嚥,他就愛吃這煮出來煎過的餃子,打了個嗝,回答團圓,“不涼,正好。”
團圓放心了,跟李大花說了一聲,就要去逛。
秤砣滿嘴餃子,看到團圓要走,喊了一句,“團圓,早點回來,還有一個多時辰,肉就賣完,我們可要走了。”
“知道了。”團圓脆生生回答。
旁邊攤子一張大餅臉的攤主,拉著李大花,神神秘秘打聽團圓,“那是你閨女?”
“不是。”李大花倒是做夢都想要個團圓這樣的閨女,可惜一生就是帶把的。
“那是你家秤砣的小媳婦?”
李大花趕緊擺手,他們一家都是把團圓當親閨女看的,秤砣的意思,李大花也問過,就是把團圓當親妹妹看,可沒有男女之情。
“那我孃家……”這攤主又要說,李大花趕緊叫她打住,這忙李大花幫不了。
團圓在街上逛著,專注意那些賣首飾的小攤子,看小姑娘喜歡買什麼樣的。雖然她編的是草編的手鐲,但滾滾教她要緊跟潮流,不落伍。
把街上賣首飾的攤子都逛了一遍,在一個攤子上,團圓花三百文買了一根小巧的簪子插在髮間。簪子是木頭的,刷了綠漆,是石榴葉的形狀,很是靈動。
攤主認識團圓,這小姑娘隔三差五就會來逛,雖然不會買什麼貴的首飾,但眼光獨到,遂誇道:“團圓姑娘,這簪子就等著你這個有緣人呢!”
團圓也很滿意,誰知道旁邊響起一道不樂意的聲音,“掌櫃的,明明是我先看上的,你怎麼賣給她了呢!”
說話的是個細眉細眼的少女,頭上戴著玉簪,一看就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她旁邊的丫鬟,上手就要搶團圓頭上的簪子。
這小姐剛才看了半天也不買,這時候卻怪自己賣了別人,攤主也上來脾氣了,“姑娘,你又沒給錢,剛才又挑出了一堆毛病,我以為你看不上我的東西呢,人家團圓姑娘想買我自然就賣給她了。”
這個小姐本來是看不上這木簪子,可團圓一戴上,她越看越鐘意,當即指著攤主就開罵:“你知道我爹是誰!這的縣令,方縣令就是我爹,你趕緊把簪子賣給我,她不就出三百文,我出四百文,這總行了吧。”
“你是縣令的女兒?”攤主吃驚又帶幾分害怕地問。
“當然。”這個少女,真的是縣令方仕德的三閨女,方珍和,她驕傲地斜睨攤主。
誰知道攤主壓根不怕,還把方珍和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這鎮上誰不知道,方縣令可是個好官,從不以權壓人,你說你是他閨女,我看你是冒牌貨吧?”
“你,你才是冒牌貨!”方珍和氣得直跺腳,可拿攤主沒辦法,他爹確實是這樣的好縣令,她要是再說,真就是丟她爹的臉了。
跟攤主說不通,方珍和扭頭對團圓高高在上地說,“喂,鄉下丫頭,識相的話,趕緊把簪子給我,我給你那三百文,不然我叫你出不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