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芋荷?這個不會做,你從哪聽來的,那個廚娘那裡?”李奶奶做菜的手藝出了名的好,從老輩那裡傳下來的菜,她都會做,醃酸芋荷她沒聽說過。
團圓說是李豆花教她的,把方法跟李奶奶說了,李奶奶說回頭她試試這個做法。
李大花做好飯出來,端著豆渣餅進屋放到鍋裡煎,團圓就跟進去給燒火,李大旺看到團圓,讓開了灶邊的位置。
“嬸子,火要細點對嗎?”團圓這點常識是有的,煎東西不能火急,火急會糊,中間還容易夾生不熟。
李大花笑著點頭,團圓燒火像模像樣,這小閨女就是不一樣,像秤砣是個男娃娃,就不愛幹這活,就是逼著幹,也毛毛躁躁的。
團圓添好柴,站在一邊看李大花煎豆渣餅,看著她把豆渣餅一邊煎的金黃就翻面,翻幾下一鍋五六個金黃的豆渣餅就出鍋了。
李豆花叫團圓嚐嚐,團圓剛伸手,面前就衝過來一個人,拿起豆渣餅,“啊嗚”一口就放進嘴裡,燙的“哈哈”喘氣,“娘,這油煎的豆渣餅就是香,比那個蒸的好吃多了,我上回就叫你煎,你非蒸。”
衝出來的是秤砣,嘴裡吃著豆渣餅,手上還拿著一個豆渣餅。
李豆花看著兒子的心急樣,氣得要踢他,秤砣又拿了兩個豆渣餅跑出去了,李大花在身後罵,“屬狗鼻子的,就吃積極,幹活的時候總找不見你。”
秤砣站在院子裡,大口大口吃著豆渣餅,還不忘給他奶一個,他爹一個,嘴上含糊不清回答,“娘,有團圓幫你忙呢。男主外女主內,我學這些沒用,這學習的機會就留給團圓吧。她家也沒個女人能教她,她就得跟你學。”
邊說,秤砣邊狠狠點頭,他覺著自己太高尚了,雖然團圓不叫他哥哥,但他可是一心為團圓著想。
團圓正開心地吃著豆渣餅,聽到秤砣這番話,心被刺了一下,明亮的大眼睛一下暗淡失去了光彩。女人,能教她的女人,那不就是娘嗎?
豆渣餅變得難以下嚥,團圓狠狠嚼了兩下往下嚥,卻被噎的咳嗽起來。
“團圓,慢點。”李大花輕輕給團圓拍著,秤砣在院裡看到團圓的糗樣哈哈大笑,然後樂極生悲,他也被噎住了,“咳咳咳”個不停。
“你們兩個孩子啊。”李奶奶嘆氣。
團圓咳了幾聲不咳了,李大花叫團圓拿幾個豆渣餅給李秀才,豆花也端一碗。團圓拿著走出來,聽到李奶奶叫嬸子把豆渣餅都煎了,拿去嚴家那裡,“人家買咱們的豆腐,這個拿去也算咱們的一點小心意。吃完飯,你早點去,幫人家多幹點活。”
“娘,我知道了。”團圓聽到嬸子回答,後面的話她沒有聽清楚,略顯失落地往家走,一雙從不服輸的大眼睛裡閃爍著點點亮光,她真的想感受一下有爹孃的家是怎樣的溫暖。
李奶奶家和她家是緊挨著,可團圓故意拐了一個大彎,慢騰騰回了家,默默跟爺爺一起吃著豆渣餅。那碗甜豆花李秀才沒喝,叫團圓喝,團圓默默喝著,一句話不說。
團圓是李秀才一手養大的,她這樣沉默,李秀才當然看出她有心事,“團圓,有什麼事跟爺爺說,爺爺幫你想辦法。”
“爺爺,我……你……有首詩說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是什麼意思啊?”團圓委屈地問。
她知道自己不該問爺爺這個,可她心裡都是關於爹孃的事,越不叫自己去想,她越控制不住地去想,一團亂麻一樣。
李秀才一下就聽懂了團圓的意思,“團圓,你想你爹孃了?”
“爺爺,我有點想,不過也不是那麼想。”團圓低著頭不敢看爺爺,彆扭地說。
李秀才嘆了口氣,叫團圓去他身邊,團圓乖乖過去窩進爺爺懷裡,李秀才的聲音很暖,“團圓啊,爺爺從來沒跟你說過你爹孃,你想知道他們的事,是自然的。你爹孃啊,跟你一樣也有夢想。你娘夢想著當繡藝出眾的繡娘,你爹呢,想當一個厲害的車伕,他們走南闖北,到處學習。爺爺年紀大了想回村裡,是爺爺非要帶著你回村,想叫你陪著爺爺,怎麼,你不想跟爺爺待在一起,想跟你爹孃他們在一起?”
“爺爺,我當然想跟你在一起。”團圓慌亂地抬頭說。她打記事起,家人在她心裡就是爺爺,雖然他們的家只有兩個人,但她的生活裡滿是爺爺對她的疼愛。
團圓的情緒來得快,去得也快,聽到爺爺說爹孃是為了夢想在奔波,她的大眼睛立馬恢復亮閃閃的,“爺爺,我會代替他們陪著你的,不提他們了,我們吃飯吧。”
“吃飯。”李秀才低著頭,眼神忽明忽暗,他不知道自己這麼說,對團圓來說是好是壞。
團圓喝著甜絲絲的豆花,吃著香噴噴的豆渣餅,想到了另一個問題,“爺爺,這麼好喝的豆花,你為什麼不喜歡呢?”
每個人能接受的事物是不同的,李秀才接受不了的就是甜豆花,他喜歡外面的鹹豆花,他給孫女上了一課,“團圓,你要想當做飯給很多人吃的廚娘,就得明白眾口難調。好吃的東西不一定能得到所有人的喜歡,你要做出符合吃的那個人的口味才算成功。有些味道,有的人喜歡的如痴如狂,有的人避之不及。”
“哎呀,爺爺,你這時候說這個大道理做什麼。我這麼愛思考,當然明白美味就是大多數人覺著好吃的,不是所有人,可我跟爺爺你是一家人,一家人都是相像的,為什麼爺爺你跟我口味不一樣呢。”團圓一口豆花下肚,眉眼彎彎,用彎彎的眼睛看著爺爺,等著他回答。
團圓看出爺爺不喜歡甜的,可她很喜歡甜的,那種甜絲絲而不膩的味道,團圓就是不明白自己的爺爺怎麼會不喜歡呢。
不過是一碗豆花,團圓怎麼非要刨根問底他為什麼不喜歡,李秀才道:“快吃吧,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生活在一起的人,習慣會相像,也會有不同。”
人,之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樣貌,自己的名字,每個人都是一個個體,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不管是好的壞的不同,造就了這世界上千千萬萬個人,千千萬萬人的人生。
團圓乖乖吃完飯,等李潤書來,李秀才教給兩人的兩句是“親戚故舊,老少異糧。”
李秀才講完後,讓團圓和李潤書兩人討論,團圓就把她跟爺爺的對話說了一遍。李潤書靜靜聽著,他爹問他跟李秀才學的怎麼樣,李潤書的回答就是開拓了想法,原來一句話,不光書上的釋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