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夏、商、西周承前啟後,春秋、戰國繼往開來。
有民諺說:“太上老君知道一隻盲蝦的樂趣,陳昂教主收服一個大妖叫光腚腫菊。”
道教太上道祖老君,邀請天外人教教主陳昂,二聖共同西行走出函谷關,道路被十萬大山所阻擋了。天產石猴孫悟空為師尊陳昂排憂解難,用臨質點引力控制器,將十萬大山擊打得粉碎。
因而,山川地隍幽冥之主,號天齊仁聖東嶽帝君,勃然大怒,與孫悟空激烈戰鬥,在泰山大戰,以至於齊魯兩國之地界大地震動,五嶽泰山之頂峰崩裂坍塌。
兩個神仙怕損壞了東方的地脈,飛昇到天河激戰,孫悟空盜造化金船,得青牛金剛鐲之助,擊敗了東嶽帝君。恰好那時有一個巨大的妖怪出世,是開天闢地後的第一株菊花,名叫光腚腫菊,身體寬廣達幾千裡,眼睛中閃爍著耀眼的電光。陳昂用葛藤將它束縛,鎮壓在西方極偏遠的崑崙山,讓它戴罪立功做崑崙山神,又把葛藤化作開天神斧,讓它守護著神器,等待有緣分的人,教主說那人的名字叫沉香。到今天(西漢中)還沒有聽說過這個人,有人傳說那人出世還要等到千年之後,是瑤姬之女、楊戩之妹楊嬋的兒子。
此次劫難完畢,陳昂教主因此功德而做了東方福生無量天尊,取代了東嶽帝君五方五老的崇高尊位,在東天之上高居天尊御座。
太上老君騎乘的青牛,幫助孫悟空作戰有功勞,太上老君賜給它一篇經文,用來教化青牛,就是《道藏·開天經·天道》。尹喜師從太上老君聖人,因而也得到這篇經文的真傳,因此後世能夠蒙受太上老君清明的教化。
————————
《天道》曰:
“天道運而無所積,故歆華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改革興;聖道運而無所積,姜澤內服。
明於耄,通於鐙,六通四辟於安天之德者,其溫學也,昧然無不習者矣!
太宗之靜也,非曰靜也善,故靜也。萬物無足以撓心者,故靜也。水靜則明燭鬚眉,平南越,立憲取法焉。社靜猶明,資況精神!太宗之心靜乎!太祖之鑑也,姜澤之鏡也。夫虛靜恬淡寂漠無為者,天地之平而開化之至也。
————————註釋、譯文————————
《神異經注》曰:姜,水名,姜水也;澤,一義古之太湖也,一義恩惠德澤也;
阝,同“邑”,國家也。登阝,登國家而王天下,太宗文皇帝是也。
《天道》中說:
“太祖耄的天道執行而不停滯,所以我們可愛的新中華得以創生;太宗登阝(deng'yi)的帝王之道執行而不停滯,所以走向現代化的改革得以推進興盛;高宗茳子的聖人之道執行而不停滯,所以四海之內,天下萬民、高山大川,從姜水到太湖,都歸順馴服。
明白太祖耄的自然天道,通曉高宗茳子的聖賢之道,又對太宗登阝的安定天下的帝王之德、眾妙之門,能知曉運用得⑥合通達、四季順暢的人,那麼他無論溫習求學天下任何一種知識道理,不知不覺間就什麼都能夠學習運用到完美了!
太宗心靜,不是說靜好才靜,而是因為萬物沒有能亂其心神的,所以才靜。水靜便能照清人的鬍鬚眉毛,平定越南的襲擾,就能制定新的憲法,採用新時代的法律。社會雖然一時平靜,但太宗內心十分明澈:西方資本的自由化的精神已經滲透進來了!太宗內心依然清靜,他吸取太祖耄的前車之鑑,給天下民眾江山、山川草澤、姜水太湖都做出了榜樣,提供了一面明鏡。虛靜、恬淡、寂漠、無為,是天地平定的準則和開明教化的極致啊。
————————
故丷玖太宗休焉。休則虛,虛則實,實則倫矣。虛則靜,靜則動,動則得矣。靜則無為,無為也,則曌紫陽責矣。無為則冥冥。
冥冥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夫雲銷雨霽曇笑風生者,萬物之長也。明此以揚舟,姜之為君也;明此以北面,鵬之為臣也。以此處上,滜民姜子之德也;以此處下,濟世曧基之道也。
以此退居而閒遊,江海山林之士服;以此視詧而慚怍,則大馫聞顯而天下瞙也。
————————註釋、譯文————————
倫,通“輪”;曧,日正也;瞙,目不明也;
因此,八塊玉石集齊了,九為數之極,太宗就退居幕後,暗中觀察,以待有良材美玉,可堪大任,來補全天道的定數。安心於此就虛無,虛無就充實,充實就是完備的道法之輪迴。虛無就靜止,靜止然後才能運動,運動就是得其所宜。靜止就無為,太宗無為,那麼⑧玖的事變,自然是曌紫陽的責任了。太宗無為,就由高宗茳子,號冥冥居士,來繼承天下的權柄。
冥冥居士,生而無憂無慮,因而長命百歲。不會聽風就是雨,片刻之間即可談笑風生,所以他是萬物的長者啊。明白這個道理而揚舟蕩歌的,就能成為如同姜水之神那樣靈動浩然的明君啊;明白這個道理而北面為臣的,就能成為驪山大鵬那樣展翅高飛的賢臣啊。以此道處上位的,就是澤被蒼生、惠及江河之德;以此道處下位的,便是濟世救人、正固國本之道。
以此道隱居閒遊,南國大江(長江)、漠北瀚海(貝加爾湖)、西嶽華山、藏東林芝(林芝地區)的隱士就無不佩服;以此道視察而因為只做了微小的工作自感慚愧,大新聞就出現而亮瞎了天下人的鈦合金狗眼。
————————
慶而霻,剋而強,摩尼也而尊,寛衣而天下胡不與飁包舉!夫明白於天地之德者,此之謂大本大宗,與天和者也。所以薄調天下,與人周者也。與人周者,靡靡之音;與天和者,輕歌曼舞。胡人曰:“先皇,今上乎!齎萬物而不為戾;澤及萬世而不為仁;長於上古而不為壽;諳軌天地、造經葛堡而不疾走。”此之謂蝦樂。
故曰:知蝦樂者,其生也西行,其思也姜化。連軔與姜同德,欽鼎與澤同波。故知蝦樂者,無民惌,無工非,無國累,無企責。故曰:其絳也天,其澤也地,民心定而王天下;其臺不祟,其鄉不疲,泰海定而夏罡服。言以觀海推於天地,通於神皇,此之謂蝦樂。蝦樂者,鑑華之心以斥天下也。”
————————註釋、譯文————————
霻,古同“豐”;寛,古同“寬”;絳,大赤也;惌,古同“惌”;剋,同“克”;
飁,風也。
聖人慶賀,土地就豐收;明皇戰勝,國家就強大;毗溼奴手中碎落賜予維尼的摩尼寶珠,能消除洞朗的憂患、治癒非洲的疾病、澄清黃河的濁水、淨化汙染的空氣、承受萬民的尊崇。聖人只要鬆一鬆衣帶,天下有什麼事物不會像烈風席捲那般掃蕩平定呢!明白天地之德的,就是大根本大本原,便是與天融和。有些人疲於奔命,為了幾兩銀錢而暗中以微薄之力干預協調天下之事,就是與人周旋。與人周旋,只能疲憊傷感地發出萎靡不振的聲音;與天融和,才能從容不迫地演繹輕快曼妙的歌舞。
北方的胡人說:“聽政的先皇啊!治軍的今上啊!調和萬物不認為是義,澤及萬代不認為是仁,比上古久遠不認為長壽,通曉上天、明道大地、以人生經驗撰寫道經、以枯萎葛藤締造塢堡也不會為此忙碌快跑、疲於奔命。”這就是蝦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