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唸完聖旨,沒有反對的聲音。
和考察法不同,清丈田畝,官員沒有理由反對,總不能說影響地方大戶的利益吧。
就和反腐一樣,反腐難,但是官員不能反對,明面上還要贊同。
考察法不佔大義,弊端太多,所以官員們可以理直氣壯的上疏反對,也不怕得罪皇帝。
只是有時候,沒有反對的聲音,比有反對的聲音還要難辦,因為不知道反對者在哪裡。
朱翊鈞退朝,回了乾清宮。
先讓子彈飛一會,到時候是啥貨色,都會暴露出來。
福建。
流言滿天飛。
八閩之地,不是科舉盛地,朝中人少,雖然有收到福建籍官員寫回來的私信,除非關係很近的人,一般都不會透漏出來。
這就讓訊息更加撲朔迷離,各種小道訊息滿天飛。
耿定向到了福建,也不出面解釋,也不召集地方主官,只讓人下文告誡各地縣官,不用來府衙,他隔幾日會下地方。
新官上任三把火。
各地縣官都會趕來拜見混個臉熟,地方大戶也會找著關係攀請,這不光是下面人的惟上手段。
也是新官熟悉地方風俗,瞭解人情的重要過程。
耿定向大破常規,一不接受宴請,二不召見各地官員,讓眾人都摸不著頭腦,各種謠言越發傳的離譜。
以前的官場風俗,是白日裡大家公事公辦,夜裡則把酒言歡,攀結關係,至於公事肯定是落後於人情的,人情最大。
自從考成法施行五年來,形勢逐漸變了,公事也要辦,不能只看人情,因為只看人情,完不成朝廷的公事,會影響升官。
耿定向有意為此。
因為他這次來,鐵定是得罪人的,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打算,所以一臉的公事公辦。
這也是一種向外界傳達資訊的手段,讓地方有準備,不要按照常例來對待他,不好使了。
新政司這次來了二十餘人,帶頭的人叫做李志省,是國子監的監生,有功名在身。
耿定向好奇,問他為何去新政司,而不是走正經的官路。
“新政司是新路,比較好走。”
聽到這個回答,耿定向就知道此人是有頭腦的,不是隨波逐流的人,有自己的主見。
對於有主見的人,耿定向向來樂於結交。
因為這種人很容易成功,這種人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人云亦云。
李志省並不以自己被巡撫看重而得意忘形,人微言輕,多說多錯,一路上沒有太多的言語。
到了地方,才開始建言,讓巡撫統一標杆。
這是地方大戶的手段。
量田手段很多,例如各地的標杆,有的用標弓,各地不一,給了大戶上下其手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