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知道高儀為人實誠,雖然是自己引薦內閣,但是卻不會盲目的聽自己的指使。
特別是關乎皇上的事,高儀向來慎重。
耐心的解釋,自己這次對付馮保張居正,並不是因為私心。
“新主年幼,馮張二人內外勾結,攻擊重臣,所作所為不加以制止,必成社稷之憂。”
高儀內心稍動,張居正和馮保兩人,本應避嫌,卻竟然結盟對付大臣,破壞祖制,有礙於先皇之託。
但是二人又是先皇所託的顧命,去除了二人,豈不是對先皇不忠?不管不顧,任其非為,依違取容,豈不也是不忠?
“此事,容我斟酌斟酌。”
“刻不容緩,豈能再拖。”
催促高儀趕緊下決定,但是高儀偏偏不肯,高拱也固執,只逼著高儀為社稷先,務必做出決定。
高拱在官場,在內閣,奮鬥多年,遭受過多少挫折,從來不會放棄,最終對手都被他排擠掉了。
“受顧命時,公忘記了吾說的話嗎?吾深受皇恩,誓以死報之,東宮如有小人,則拼死也要維護綱紀。
吾據正理,正法而已,成,國之福氣,不成,則殺身成仁也,君上登基後,遇事不明屢被馮張二人矇蔽,陰謀從中相出,公難道作旁上觀?”
高儀無奈。
“公言允當,自是大丈夫事,然禍福未知,吾固不敢贊同公的言論,但是也不敢阻止,就俯首其後吧。”
高拱見高儀終於同意,內心大喜。
……
孟衝突然被趕出了內廷,得知此事時,梁大忠內心咯噔一下,嚇了一大跳。
他和朱翊鈞身旁的隨行太監熟絡,早些年就互通訊息,給了隨行太監們不少便利。
所以,他很快找到了一名太監,這太監叫做李現,是朱翊鈞身邊的隨行太監。
朱翊鈞還是太子時,李現靠著梁大忠的幫助,打探了不少的訊息,被朱翊鈞誇讚。
他本是個知恩圖報的,所以揹著朱翊鈞出來,把當日馮保告狀的樣子模仿的惟妙惟肖。
如今馮保掌控了司禮監,又掌控廠衛,和張居正聯手,架空了高閣老,大權在握穩操勝算。
向他請罪,對方事後會真的放過自己嗎?梁大忠內心否決,一時間沒了主意。
“你也彆著急,我幫你去馮家跟前求個好,然後你再去馮家面前服個軟磕個頭。”
“那人近日猖狂,驅趕了不少人,是個不饒人的,咱怕沒那麼容易啊。”
梁大忠一臉的擔憂。
“你又不是那些旁人,萬歲爺都記得你,你的名字都是萬歲爺改的,馮保如何輕動你?我在萬歲爺身旁多說說你的好話,傳到馮保耳裡,他肯定會思量思量。”
朱翊鈞登基成為皇帝,李現水漲船高,地位直線上升,並不懼馮保,一是為了報答昔日的恩情,二也是為了體現自己的能力。
“如此,大恩不言謝,以後有用得著咱的地方,儘管開口絕不推脫。”
“嘿,咱兩多年的交情,還攀這個幹什麼。”
李現擺了擺手。
過了幾日,在乾清宮,高拱終於上書了,聯絡眾臣,還有高儀聯名,上奏《特陳緊切事宜以仰新政事》,同時還有大批彈劾馮保的奏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