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因為工作關係,第二天就走了。胡星河和胡軍在姥姥這兒可就隨心了。
春節的時候,胡軍來玩,就和這附近的孩子有了聯絡,現在他就有了去處。胡軍還想帶著胡星河一起去,他對這些小屁孩的遊戲沒什麼興趣,就和姥姥打了個招呼,去逛逛商場,在大街上看看。
姥姥給了胡星河一塊錢零花,告訴他早點回來。
轉出這個僻靜的巷子,胡星河好像一下就和外面的世界聯通了一樣。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
男人們白襯衣藍褲子騎著腳踏車匆匆而過,女人們可不得了!就在胡星河的對面走過來兩個青春靚麗的姑娘,那穿著讓他一時間有點恍惚,以為是回到前世了呢。
倆姑娘不但穿著時髦,竟然還戴著蛤蟆鏡!
前世就有哈市姑娘敢穿的說法,現在親眼所見,果然,果然哪!
這倆姑娘引起大街上人們的關注,這不,就有一騎腳踏車的哥們撞樹了,逗得倆姑娘嗬嗬捂嘴直樂。
轉出來往尚志街的方向走就是八雜市,比第一百貨商店人還多呢。這地方就是一個大型的菜市場,主要是賣吃的。走著走著就開始人滿為患,走不動了。
就在八雜市的門外,大街的兩側自發的形成了哈市最初的自由市場,人流車流都堵上了,這車主要是三輪車,拉貨拉人的到處都是。賣雞鴨魚肉蛋的有,賣瓜子松仁糖炒栗子的有,賣二手工具五金件的有,賣服裝廠庫存的有,賣二手舊傢俱的有,賣舊書舊報的有,就連在街邊給人寫信寫字的都有!
哈市自由市場的形成得益於改革開放,也得益於知青回城,政府鼓勵知青和待業青年自謀職業,你是擺攤設點呀,還是做個體戶啊,隨你!
於是有人開始蹬三輪,有人開始賣舊書舊報,有人倒騰舊傢俱,反正能想的轍都想到了。
一開始自由市場不讓擺,可是你架不住擺攤的人多呀,你剛把這波攆走了,一回頭,第二波又擺上了,攆都攆不過來。
再有,誰家沒有個三親六故的,基本上家家都有待業青年,自己家的孩子都在擺攤,你還能管得了誰?!
於是從一開始的到看見就攆,走了拉倒,到最後就變成了睜一眼閉一眼了,眼不見心不煩,誰都不管了。
周邊屯子裡的農民也看到了機會,從雞蛋到老母雞,最後各種蔬菜都挑來賣起來了。
城裡的在職工人,家裡條件不好的,也開始琢磨起副業來了,反正這兒就是個魚龍混雜之地,好人壞人都有,你得火眼金睛。
胡星河在這個市場裡穿梭,看著行情,瞭解當下的市場,隨時花點小錢買點瓜子,看看熱鬧。
在這人流密集之地,胡星河就是一身的學生打扮,一個半大孩子能有什麼油水,沒人去注意他。
“哎,哎,借光借光,來車嘞!”胡星河正磕著瓜子,看著街邊的熱鬧呢,身後有人吆喝起來。他趕緊回頭,一輛三輪拉著一車的老舊傢俱往裡走,胡星河正擋著他的去路。
“哎吆,師傅,您這傢俱賣嗎?”胡星河一看這車傢俱,黃色的,上面滿是灰塵,桌面上油膩膩的。
“賣呀,你要嗎?”蹬三輪的中年人馬上就不走了,抹了把汗珠子看著胡星河。
“怎麼賣?”
“桌子十塊,椅子給個兩塊錢吧。”中年大叔看樣子還有點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