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奮鬥在新明朝 > 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求月票!)

四百六十一章 悲憤的李佑(求月票!) (第1/2頁)

此刻,次輔許大人心情複雜的望著李佑這次李佑捧著祖宗法度的條文,打著釐清制度的旗號,要將內閣大學士掃出廷推現場,這讓他這個建極殿大學士情何以堪

難怪李佑奏事之前,給了他一個那麼糾結而**的眼神,敢情李佑要展開無差別攻擊,而他身為內閣一份子,躺著也要中箭啊

不過許次輔不是心胸狹窄的人,他很理解李佑的苦衷如今內閣成了阻礙李佑入選的兩大障礙之一,今次不將內閣掃出去,廷推這關就過不去

如果李佑真能進位檢校僉都御使,對他而言也不是壞事,甚至可以說是極大的好事,必將成為黨羽中的中堅了

假設李佑得逞,許次輔對內閣在人事銓政話語權方面的損失考量一番,發現未必是壞事

這次是六個大學士一起受損,相對於其他同僚,他並沒有多損失什麼而與此同時,由於外朝吏部尚書趙良仁是盟友,對銓政的掌控相反還得到了加強

李佑的同鄉,趙天官雖然萬年的面無表情,但卻暗暗對李佑喝彩這小同鄉要是真有這個本事,一舉掀翻掉目前現行的廷推制度,對他當然是天大的好事

隨便想象就可以知道,當廷推中沒了宰輔大學士,沒了君上臨朝監視,那在參與人員中,誰是引導風向的老大?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吏部尚書

即便李佑今rì不成事但只要敢站出來丟擲這個話題,引起朝臣議論紛紛,那也是相當大的收穫了有了開端,還怕沒有後續?

話說李大人當初是抱著研究廷推程式的態度借來了會典卷五,誰知道居然發現景和朝廷推與會典上不太一致登時大喜過望

按照事先想法,今天只要風頭不妙無論如何也要將會典當做“祖宗法度”搬出來的,至少可以充當緩兵之計實際上他也正是如此做的,至於再下面就全靠臨機應變了

李佑暫時沒有jīng力去考慮自己可能會引發的這些後續變局,他正在絞盡腦汁的考慮下一步怎麼走

目前只有他勢單力孤的在丹陛前聲嘶力竭高喊祖宗之法,而別人議論的議論,裝啞巴的裝啞巴,看熱鬧的看熱鬧,沒有應招的,沒有捧哏的大約是覺得這個話題太嚴重,一個不好就容易被人抓住把柄,所以不敢輕易開口應聲罷

可憐李大人雖然舉起了無人爭鋒的旗幟但到目前為止,實際殺傷力卻十分欠缺

連續兩次奏請,均不能在錢太后這裡開啟突破口,李佑萬般無奈

他只好轉過身軀,滿臉鄭重神sè,朝著首輔徐嶽行禮道:“我大明自有制度,內廷外朝,各有職事,互為制衡,可保君上杜絕偏聽偏信焉有內廷延伸出外道理?如此便成一言堂,非長久之道也”

又勸道:“閣老位列首揆,人臣之極,自當以身踐則,並勸君上迷途知返,不然有失職之虞叫後世何以看待?”

雖然被李佑主動找上門,還暗含有激將計,徐首輔仍不答話,也不中計他冷漠的看了李佑一眼,心裡的評價只有一個詞,冠冕堂皇

說了這許多,不就是為了檢校僉都御使官職麼?若內閣退出廷議,那麼外朝豈不趙天官成了首領?趙許二人若內外聯手,肯定不是好事

徐首輔不願與李佑糾纏,甚至不想與李佑說話見李佑還要繼續與他囉嗦,心裡厭煩得很便閃過李佑,上前對慈聖皇太后奏請道:“請聖母再下諭廷推,不必受外物紛擾”

雖然首輔大人的實際人望在內閣只能排到四五名,但畢竟也是二十幾年宦海的人物了,處理問題的能力怎麼也是有的

很簡單,一個字也不提會典,無視李佑的舉動,擱置一切爭議,先照舊例舉行廷推即可那李佑只是個等待結果的被廷推物件,又不是正式參與廷推的朝臣,有沒有他無關緊要,他的態度其實也無關緊要

慈聖皇太后的身份只需獨斷,自然不會與李佑爭辯什麼對錯,但又不方便無視會典直接下旨終於等到了有人奏請,連忙順勢下諭道:“准奏”

看戲的人暗歎一聲,這次也就這樣了一年多不見,李大人雖然風采依舊,永不服輸,但本次真沒希望了太后加首輔同時壓下來,這種分量很難再辯駁回去

其實李大人已經盡力了,但胳膊擰不過大腿,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計謀都是無用的不過他成功掀起了廷議制度的話題,後續肯定不會斷絕的,今後少不了為此明爭暗鬥

李佑臉sè灰敗的退回殿門,與其他兩個待選人並列,等候最後的判決

趙天官第三次開始主持廷推,這次沒有意外發生打斷他,很順利的開始了

天官大人又想起,本次廷推按照諭示還有個廷辯環節,他暗道以李佑的伶牙俐齒,說不定還有什麼奇兵遂停了群臣畫題,先令僅剩的三人上前分別御前陳述

最新小說: 凰啼山河 醜妃和離後,清冷戰神他竟軟飯硬吃 重生大秦之我是胡亥 月下不曾等 這妹妹能處,說造反她真造反 紅樓大名士 大秦,開局鎮殺劍聖至萬古一帝! 三國之我真不是諸葛臥龍 蘇家福女要上天 德意志雄鷹:鋼鐵與魔法 三國:我被黃巾裹挾了 劉備請我當謀士 全民國主:我有帝皇模擬器 王爺,王妃她稱帝了! 洪武大明:吾兒怎麼還不造反 王爺兇猛 三國從益州開始 紈絝小侯爺 三國之霸楚大業 朕都登基了,到底跟誰接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