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又搭進去一萬多步卒後,總算是清醒過來,不得不撤兵返回界城,此時距離公孫瓚界橋之敗已近一月。
實際上界橋之戰擊退公孫瓚後,臨西城內的袁紹軍悄然進行調動,在軍師沮授建議下,調史萬歲、文丑率精銳南下支援蘇定方,希望儘快擊退袁術,早日擺脫雙線作戰的困境。
兗州白馬縣城,袁術大軍從汝南郡北上,攻擊守衛此處的蘇定方部,曹操率軍守衛濮陽,與駐守白馬的蘇定方部遙相呼應,牽制袁術大軍攻擊。
袁術以項羽為先鋒強攻白馬城,兩人鬥智鬥勇十餘個回合,但一直攻不下白馬城。
隨後袁術又命項羽攻打濮陽,在曹操的指揮下,項羽同樣攻不下濮陽,袁術眼看項羽名不副實,對項羽既防備又輕視。
當史萬歲和文丑帶著精銳來到白馬,蘇定方知道決戰時刻已經來臨,不能再繼續閉門不出與袁術打消耗戰,遂與濮陽曹操約定,一起出城共擊項羽。
“項羽,前番你攻白馬城不下,如今蘇定方出城決戰,本將軍再給你一次機會,可敢立軍令狀,擊敗蘇定方部?”
眼看袁術神色不善,項羽面色也很難看,攻蘇定方與曹操連番受挫,又在袁術大軍中被排擠,冷嘲熱諷之下,以他的性格能不動手已經算是極難得的事情了。
“將軍,項某若不能擊敗蘇定方部,願提頭來見!”
“好,項將軍果然爽快,大軍任你調動,若是你此次不能擊敗蘇定方,本將軍將按照軍法從事!”
項羽領了兵符,龍行虎步走出中軍大帳,選了兩萬步卒與一萬騎兵精銳,在白馬城下襬開陣勢。
項羽沒有直接展開攻擊,而是獨自一騎出了軍陣,來到兩軍之間,擺出一副鬥將的態勢。
眼看公孫瓚拔劍斬去面前桌案一角,帳內所有人不敢再勸,只得按照命令列事。
“子龍兄,你為什麼不讓我再勸勸主公,留在此處攻城風險極大,撤回涿郡可立於不敗之地,這點道理你難道不明白?”
“國讓賢弟,主公對劉幽州恨之入骨,若是等劉幽州緩過氣來,將是四面為敵的局面。
若真到了那一步,主公便不得不前往青州,那此戰又有何意義?
此時主公正在氣頭上,哪還聽得進勸告,我三人所能做的就是拖住這一萬騎兵,不影響主公攻城,同時儘可能儲存有生力量,一旦攻城失敗,護主公殺出去!”
聽完趙雲的話,田豫仍覺得一口鬱氣堵住胸口,感覺憋悶不已,心情十分煩躁。
“子龍、國讓,別說那麼多了,我們還是好好商量一下,怎麼才能拖住以虎豹騎為首的一萬騎兵。
李存孝不僅神勇無敵,統領的虎騎也個個以一當十,而且裝備精良,他們配備的連弩射程比我們的騎弓更遠,得好好想個辦法才是。”
說到李存孝統領的虎騎,趙雲眼中閃過一絲恐懼神色,他們本來正與慕容恪統領的騎兵激戰正酣,眼看就要佔據上風。
結果虎豹騎突然從後方殺出,為首的虎騎使用連弩,一次性就能射出五支箭矢,瞬間就讓後軍死傷一片,而他們的騎兵騎弓連虎豹騎衣角都摸不到。
“田將軍,要想抵擋虎豹騎,只能多備拒馬、柵欄、陷馬坑,以槍盾兵舉大盾在前防禦,弓弩兵在後拋射,兩側騎兵襲擾,降低騎兵的機動性。
不過這方法有利亦有弊,一旦我軍攻城不利,撤退時這些陷馬坑就會成為阻礙,或許得不償失也說不一定。”
“陷馬坑就別弄了,多準備拒馬柵欄,盡人事聽天命吧,總不能斷了大軍撤退的後路。”
田豫只是提意見,做決定的還是田楷,見他打定主意,只得按照命令列事。
“桓之,讓守城士卒打起十二分精神,公孫瓚看來是殺紅眼了,不想就此放棄,接下來才是最艱難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