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出兵南下(三) (第1/3頁)

推薦閱讀: 逍遙遊

“長文先生,剛剛我和令兄以及仁杰先生正在商議進入漁陽之後的幾件要事,其中有一事非你莫屬,還請先生莫要推辭。”

“將軍但有吩咐,群定然竭心盡力!”

扶陳群坐下之後,公孫越一邊給陳群斟酒,一邊將火爐挑旺,推到陳群面前給他取暖。

“長文先生,待任命下來之後,我會在幽州建立招賢館,不論品行出身,只論唯才是舉,我想任先生為功曹從事,負責考察郡內官員政績,選拔人才之事,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聽聞招賢館招收人才的要求之後,陳群面色頗有些凝重,看了看陳平和狄仁傑,欲言又止有些猶豫。

“長文先生有什麼意見可以說出來一起討論,不要藏著掖著,在我麾下之人都是有話直說,這樣的氛圍以後你慢慢就會習慣了。”

陳群看了看陳平,得到他點頭同意之後,理了理言辭這才把心中的想法說了出來。

“能得將軍委以重任,群實在誠惶誠恐,但對於選才標準這點上,下官有不同意見,還請將軍斟酌。

我大漢自高祖皇帝以來,一直推行的都是察舉制,而察舉制首要考察的便是品行出身,若將軍不論品行出身、只論唯才是舉,恐難招到有用之才,士人也多不喜。”

陳群一邊陳述自己的意見,一邊打量著公孫越的表情變化,眼看公孫越神色十分平靜,摸不清他心中有何想法,內心有些惴惴不安。

“文傑先生、仁杰先生,你們恐怕也和長文先生一樣,有相同的顧慮吧?”

公孫越沒有先說出自己的想法,而是看向陳平與狄仁傑,二人沉默一會之後也點了點頭。

“諸位,據探馬來報,董卓已經將都城牽往長安,我等不可在此逗留,需儘快前往洛陽滅火,祭祀宗廟,進而按功分封諸侯!”

袁紹將一眾諸侯召到中軍大帳商議,不過並非為了追擊董卓,而是為了商量如何坐地分贓,一眾諸侯皆默不作聲,只有曹操站了出來。

“諸公,如今董賊逃亡長安,我等可選精銳星夜追擊,若能一舉擊敗董賊,則天下可定,漢室可興矣!豈能逡巡不進?”

看著軍帳中振臂高呼的曹操,諸侯個個都是閉口不言,目光全部看向袁紹,等著他這個盟主說話。

“孟德,董賊二十萬大軍並沒有實際損傷,如今又有霍去病、呂布和冉閔三位猛將,追擊一旦被伏,後果不堪設想,好不容易才獲得的勝果也將毀於一旦。

再說此戰已歷數月,諸侯聯軍疲弊,人困馬乏糧草不濟,進恐無益,不如見好就收,再徐徐圖之。”

眼看袁紹所說正合心意,一眾諸侯都連連點頭稱是,此時的曹操仍然心存漢室,不由勃然大怒,一甩衣袖出了大帳。

“豎子不足與謀!”

公孫越對曹操印象還不錯,不想讓他追擊董卓,畢竟此時西涼軍有三大猛將,若中伏擊生還的可能微乎其微,故而也追了出去。

“孟德兄等一等,請聽我一言相勸。”

“子慶賢弟不必勸我,天子如今被董賊欺凌,若是你還心存漢室,便隨愚兄一同追擊!”

劉備任豫州牧時,推薦袁渙為秀才,後來被呂布拘留,呂布當初和劉備和睦親近,後來有了矛盾。

呂布想讓袁渙寫信去大罵羞辱劉備,袁渙認為不能這樣做,呂布再三強迫他,都不答應。

呂布大怒,用刀劍來威脅袁渙說。

“做這件事就能活,不做這件事就死。”

袁渙臉色絲毫沒有改變,笑著對呂布說。

“我聽說只有德行可以用來羞辱別人,沒聽說用汙言穢語來羞辱別人的,假使他本來就是個君子,將不會以將軍你的話為恥辱,假如他實在是個小人,將用你的話回覆你,那麼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

再說我先前侍奉劉將軍,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樣,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裡,再來痛罵將軍,行嗎?”

呂布自感慚愧而作罷,後來袁渙又投了曹操,傳言劉備己死,群臣皆向曹操慶賀,但因為袁渙曾被劉備舉為茂才,所以不祝賀。

與時下名門子弟大多都不守禮法及律例不同,袁渙反而為人清靜,行為都必定守禮,讓很多人感到敬佩。

袁渙曾獲不少賞賜,但都贈送了給別人,家中沒有儲下什麼財物產業,物資有不足就向人求助,但從不苛求,當時的人都佩服他的清廉。

最新小說: 三國:一紙婚書,岳父竟是呂布 大唐第一莽夫 大明:從洪武末年開始 官居七品:我的縣令生涯 傾城廚妃有點田 大唐第一仵作 神話版大明 大唐:彩禮加倍,反手迎娶長樂 紈絝第一君 醫凰無雙 水銀:伏間的女仵作 明末:我要當皇帝 呂布從一隻麻雀開始的逆轉人生 1635漢風再起 是!女王! 暮禽相與還 朝華碎 關於我穿越大明當皇帝這件事 上饒 三國:開局簽到克虜勃,雄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