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看來,趙御應該很忙很累,承擔使命,負重前行。可他又沉浸到日常繁瑣的小事當中,樂此不疲。他似乎是沒有目標的,就好像一個沒頭蒼蠅,東撞一頭,西撞一頭。
無論多麼忙碌,也不耽誤他去後院與孔婷說說話,陪馮瑜教訓小狗。這些事是一個攝政王應該做的嗎?是不是有些不務正業?不是有這樣一種說法,在其位謀其政?
各種說法在蘇御身上不大管用,他有自己的想法。
他又成立幾個秘密組織,不過這次不會像京統那樣組織結構嚴謹,而是開始撒網式鋪開。派遣一些特務去南晉和蜀漢,收買當地人,收集各種情報。
收集情報是不是很浪費錢?其實也不一定,因為有些價值幾十億的情報,花幾萬錢就能獲得。這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真的發生過。
蘇御暫時沒告訴唐靈兒,他在收集孟氏、西門氏的情報。
唐靈兒曾問過蘇御,你折騰這麼多事,哪個是有用的?
蘇御說,我也不知道。
蘇御的回答把唐靈兒聽矇住了。看她的眼神,好像是說:既然不知道,那你瞎忙活啥?
這時蘇御對唐靈兒講“養閒人”的道理。而且還語出驚人地說,有些搞研發的大工廠,可能一口氣養活幾百名數學家。那些數學家整天看起來都是無所事事,在案頭瞎忙活。換句話說,普通人看不懂他們在幹什麼,以為他們在瞎忙活。
突然有一天,有一個木訥的小夥子說:老闆,XX演算法成功了。
也就是說,不知道哪塊雲彩會下雨,那就多養些“雲彩”,雲彩多了,一定會下雨。
這就好比後世,某國一直在搞情報收集工作,他們不知疲倦地收集了超大量的情報。幸虧是電子資訊時代,資料可以存在硬碟裡,否則他們的資料將堆積如山。
蘇御認為,收集情報是有意義的,很多大事本來就是從細小的地方突破,雖然很多情報看起來是沒有意義的。唐靈兒這種純粹務實主義的人,她就不能接受蘇御的做法,她覺得蘇御是在瞎忙活。
在蘇御看來,“謀劃”與“成功”從來都不是對等的。有些老闆或經理,因為銷售計劃未能實現,衝著業務員扯脖子嚷嚷,而不考慮自己的問題,那他氣死也活該。
其實唐靈兒有時就犯這種錯誤,她認為,唐氏工廠都是貨真價實的好產品,為什麼會賣不出去?
因此她著急上火,衝下屬發脾氣。
蘇御就不會發這種脾氣,面對同樣的情況,他會想辦法讓資訊變得對等,並增加包裝。我們的產品是當仁不讓的洛陽第一,要讓商販們知道我們的好。價格不能降,反而要提升。好東西,就值這個價兒。因為貴,所以人們才更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你買不起?那就對了,我們賣的是奢侈品,你這樣的窮鬼不配擁有。我壓根就沒打算賣給你。
還比如藥品。同樣的藥物,藥店單價32一盒,買三贈一,言說良心促銷。而有的人才賣7塊錢一盒,生產日期更新,那這7塊錢的藥一定是假的。快別買。
然而,7塊錢的那個是廠家網路直銷。
廠家是瘋了嗎?為什麼要拆銷售商的臺?
因為那些藥販子把價格抬得太高,已經影響到工廠。更可悲的是,工廠竟然拆不動藥販子構建的市場。因為大家以為他賣得太便宜,是假的。
唐靈兒是梁朝人,今年才二十三歲,她怎能懂得這些。蘇御與她細細講來,她卻覺得蘇御是胡說八道。
至於那些老頭子教給她的陰陽詭道之術,看來她也未能融會貫通。她記憶力很好,書本都能背下來,可沒什麼大用。而唐振要利用的,是妹妹的忠心和節儉。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混沌系統,再能幹的人,計劃再周密,也不保證成功。
比如對付康王,蘇御想過許多辦法,比如AB計劃,可最後成功的卻不是因為那些。蘇御曾信誓旦旦地說,堡壘往往是從內部攻破的,可是結果觀天樓是被他用大炮摧毀的。
世界千變萬化,所以計劃永遠沒有變化快,新問題一定會層出不窮。
即便人們都有錢了,還是有人不高興。看看那些發達國家,福利很高,民眾沒有生存壓力,可那裡得抑鬱症的人也不少,甚至是更多。
這是因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