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門閥贅婿 > 第八三三章 魚姑娘

第八三三章 魚姑娘 (第1/2頁)

在秦王攻打太原時,城中有三個家族聯合起來,幫助官兵一起消滅張氏餘孽。他們的舉動頗有些痛打落水狗的意味,可他們旗幟鮮明的表現,還是獲得秦王的讚許。

三家分別是趙氏、王氏、申氏,而太原趙氏與梁朝皇室同宗。在張氏家族造反的第一時間,就曾對趙氏進行血腥清洗。但張氏的行動並不徹底, 也因此留下禍端。

梁朝諸多皇親沒有封地,但也有類似“推恩令”的政策。到了皇帝玄孫那輩,就沒有爵位,也沒有俸祿。

當然,梁朝對皇室宗親還是有些照顧的。比如科舉考試會暗自加分;參軍也是百夫長起步。就好像漢時劉玄德,雖已落魄到織蓆販履的地步, 可他的老師是河北大儒盧植, 他的同學裡有貴族子弟公孫瓚。

此時梁朝才一百多年,第一批親王的後裔還沒淪落到織蓆販履的地步。分散各處的趙氏家族都設有族長,絕大部分男孩都能獲得教育的機會。而趙家的姑娘在當地也都是“搶手貨”,當地富戶以娶趙家姑娘為榮。

第四師只用一天一夜就拿下太原,秦王沒進城,但在秦王等待部隊集結時,也曾見到過三大家族族長。秦王向他們交代政策的同時,敕封每個家族一個三世勳爵,並安排在道府任職。

用秦王的話說,只要積極配合國家政策,那他就是功臣。應該得到尊重和獎勵。稅改後,雖然他們沒有以前那麼富,但保證他們不受窮。而那些不識時務的頑固派,就是此次稅改的打擊目標。他們是百姓的敵人,是罪人。應該五花大綁,插小旗,推到大街上接受廣大百姓的審判。

拿下太原不久,周圍州縣紛紛送來訊息, 說張氏家族的人已經撤逃, 州縣重新落入州官手裡。秦王下令,免除今年河東道應繳稅款,用於本地恢復建設。同時書信曹玉簪,讓朝廷組織新的河東道領導班子,並提議撤銷“節度使”這個官職,改為道府司馬。

而且道府兵虎符,應該分別放在道府經略使、司馬、監察御史三個人的手裡。任何一人不可單獨調動。

可很快蘇御就接到曹玉簪的回信,她讓秦王專心打仗,其他事回朝再議。信中還提到,要照顧馮真青的老丈人一家,代州張氏。據說代州張氏已得到馮真青提前通知,他們沒打算逃離。

蘇御想了想,八百里加急通知典奉,讓典奉把代州張氏一家逮捕,給曹玉簪送去。

秦王拿下潞城之後,將九個團分散各州,協助文官進行稅改,而秦王已經帶著師部來到太原。太原地區頭頭腦腦的人物立刻來孝敬秦王。

“聽秦王的意思是, 這樣的稅改在一百多年後還會再來一次?”

趙氏族長趙允之, 按照輩分比蘇御還要高一輩,可是面對實權親王, 老頭子還是恭恭敬敬。

蘇御點點頭:“是的,只有這樣,才能打破士族壟斷,抑制士族無限做大。如今梁朝建國一百三十七年,進行這樣的稅改時就能湧現出張之悌這樣的人,可想而知,再過幾十年他們會發展成什麼樣。”

趙允之點點頭道:“秦王英明,依老朽看,這張氏家族確實太霸道了些。就連我們趙氏,在太原也要被他們強壓一頭。”

趙允之看著稅改計劃書,又皺眉道:“可老朽還是想不明白,既然秦王已制定如此周密的防止士族做大的制度,為何一百年後還要再次稅改呢?”

蘇御笑笑道:“再好的制度,也不可能一勞永逸。而一百年時間,一定會湧現出新的大士族。其實用不上一百年,我相信在我們這一代人死後,梁朝一定會變。而且我十分擔憂,一百年後的統治者,是否還有決心進行稅改。”

趙允之苦笑道:“是啦,是啦,錢這種東西無孔不入,再好的政策也會被慢慢侵蝕掉。”

河東道稅改持續進行中,憑藉秦王強大的輿論攻勢,獲得廣大窮苦百姓的支援。而秦王的水軍也及時出動,混入百姓之中,鼓舞群眾上街遊行。

人們高舉著標語,敲鑼打鼓走街串巷,情緒激動的歌頌秦王功德。在這樣強大的輿論面前,再也沒有哪個士族敢於造反。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沒有群眾基礎。僅靠家裡的幾十名打手,無法與官兵對抗。

相比之下,唐振在長安道全憑武力稅改,照比秦王就略顯遜色。不過唐振是梁朝商業稅改的先鋒官,蘇御也汲取不少他的成功經驗。如今直接拿二人做對比,顯然對唐振有些不公平。

蘇御認為,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它只能給人以教訓讓人重新選擇。“失敗”就好像是一個故意指錯方向的指路人。如此壞心腸的人,怎能稱其為母親呢。

狗生不出老虎,生出老虎的一定是老虎。

好像某大國的足球,如果失敗是成功之母,大國足球早就強大起來。

……

太原,一座七進大院,據說此院是張氏家族遺留,甚是豪闊。

最新小說: 大秦:我靠讀書入聖,開局召喚大雪龍騎! 回到明朝當藩王 穿到亂世當謀士 穿越之海權時代 重生之保龍一族 三國:漢中祖 劉宋漢闕 當棄妃就是要躺平 長命女 莊周劉禪 吾為暴君 人在隋唐:我爹是楊廣 婚謀已久:妖孽邪皇寵妻狂 東國島津的野望 花式養成權臣大佬 大漢從忽悠開始 大唐:我能交易千年之後 三國:重生為阿斗,開局扶劉備 大明昏君:沒有人能夠背叛朕 大都督呂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