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門閥贅婿 > 第八三二章 張家八壯

第八三二章 張家八壯 (第1/2頁)

張之悌試圖在石會關和鼓腰嶺阻擊梁軍,可他沒想到派過來的一萬五千人連韓堅的一個團都攔不住。這件事對張之悌的心靈打擊遠遠超過軍事上的打擊。

雖然韓堅部也損失不小,已經到了必須休整的地步,可其後誅邪克的第四團立刻頂了上去。

可以這樣講,現在的第四師兵多將廣,秦王手下有一批能人。經過戰爭的錘鍊,秦王自己也在成長, 看人的眼光也在發生變化。

以前看好某個人,覺得那人能打仗,可到了戰場上,那人的表現未必讓秦王滿意;而有些人平時不起眼,可到了關鍵時刻卻體現了超出預期的智慧或勇氣,而這樣的人自然進入秦王的視野。

秦王從不衝鋒陷陣,可作為一名統帥,他看到了他應該看到的人和事。

從各位將官的表現來看, 還是誅邪克石敢當這樣久經戰陣的人更會打仗。而這次河東戰爭,也是一次“以老帶新”的過程。韓堅等人也不同程度的發生著轉變。韓堅依然銳氣十足,可他已經變得比以前冷靜。

隊伍繼續往前推進,一路上再沒碰到敵軍,於是誅邪克一口氣走到太平驛,距離潞城僅剩三十里。

這時秦王得到訊息,張之悌帶著殘餘兩萬多人撤走了,隱入茫茫太行山。

秦王派斥候追蹤,分別在黎城和涉縣發現殘兵。可奇怪的是,他們的頭領卻不見了。根據散兵交代,張氏家族還剩下將近兩千人,只知道他們進入大山,但不知去了哪裡。

斥候們進山尋找,完全沒發現他們的蹤跡, 這時給人一種感覺, 張氏家族好像突然人間蒸發。

蘇御覺得這很不可思議,於是派最有經驗的斥候帶領一百人去找, 可還是沒能找到線索。

斥候們沿著各條道路追下去, 沒發現兩千人留下的任何痕跡。最後一次發現們的腳印, 是在涉縣以北十里,可過了那裡,腳印突然消失,就好像他們集體飛走了。

若是他們用工具清除腳印,也會留下痕跡。可斥候回報說,完全看不出造假的痕跡,而且再往前追了幾十裡,就到壺關,可壺關的人沒見到張氏家族。

蘇御感嘆張之悌高明,現在只能繼續派斥候在大山裡尋找,別無他法。

不過張氏家族已失根基,很難東山再起。

……

張氏家族殘餘兩千人把錢和糧食帶走,剩下一萬多散兵遊勇徒步往家鄉走。

當地官府不敢管他們,就放任他們穿過城區。秦王命令誅邪克、石敢當去處理那幫散兵,而秦王已進潞城。

潞城經過一場鏖戰,到處都是戰爭留下的痕跡。原本堡壘般的城牆,被戰火摧殘得破敗, 有些城牆已經開裂, 甚至傾斜,不知何時就會倒塌。士兵們在城頭上打掃,清水一衝就變成紅色,順著階梯流淌。

老將軍呼延郃一共堅持二十八天,手底下還剩下二千七百多人。而這二千七百人裡,絕大部分都是輕傷號。兵營了還躺著幾百重傷號,不時有秘書郎送來死亡報告。此時城內城外一片燒焦的味道,到處都是*體火化後的白骨。

呼延郃話說,他也想給將士們留全屍,可當時情況不允許。如果非要留著,城裡的幾口井一定會被汙染,到時大家都得死。對此蘇御表示理解。

聽聞夜霆受傷不輕,蘇御還特意去看了看。夜霆那人很愛面子,被撤職,還落得如此重傷模樣,覺得沒臉見人。蘇御來看他,他也不是很熱情。故作病重,僅是幾句言語。

秦王在城裡建碑,紀念戰死的將士們。碑上刻滿陣亡將士的名字,而排名第一位的自然是第十一師監軍趙耕。說來他還是自己的堂侄,雖平時見面不多,可此時蘇御心裡還是有些難過。

作為統帥,沒有時間去悲痛。當誅邪克、石敢當將散兵一網打盡之後,蘇御在潞城縣衙開會。

會上蘇御說:“對於這幫散兵,要透過自述、互相檢舉、互相證明等辦法,分清楚他們的來路。若是被迫參軍,就發點乾糧放他們走;若是主動參軍,就把他們留下來。

……能教育好的,把他們送去邊關當奴役兵,而那些頑固分子,就不能仁慈了。

……如今河東基本穩定,不會再有大規模戰鬥。當初我們招兵時,答應戰爭結束就放他們回去,現在是履行承諾的時候了。還有,通知張雲龍,他們可能碰見向東逃竄的張氏一族。”

會議剛結束,一名斥候跑了回來,報告說,在壺關附近的一道石壁上,發現一行用血寫的字“張家八壯,誓殺趙御”。

最新小說: 三國:重生為阿斗,開局扶劉備 大明昏君:沒有人能夠背叛朕 大都督呂蒙 穿越五代十國:我要逆襲 崇禎:朕就是盛世之君 重生之去種田 水滸之諸天萬界漁網 晚來明月不驚鵲 穿越後被殿下惦記上了 侯爺的農門福妻 庶子稱帝 我成了古代大佬的後臺 人在三國,開局收呂布當義子 連枝錦 大明天仙譜 青龍六雄 瞻彼洛矣 瀚海唐兒歸 維京梟雄 乾隆四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