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年交在年齡上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就這種年齡上的差異而言,現代人都習慣於稱之為“代溝”,意即兩代人之間存在著一條難以逾越的鴻溝,溝通起來很是麻煩,就連自己的父母這樣的至親都不易相處,更何況讓那些素昧平生的人接受你?
真的如此嗎?我認為其實不然,只是你還未找到一條正確而可行的路徑罷了。不知現在的你是否還記得我在這一章第一小節講的那個老者與年輕人的故事。你還有興趣知道他們的最終結果嗎?那麼,就請讓我接著講吓去――
這位老者抓住年輕人不放,倒令年輕人大吃一驚,心想:“今天是怎麼啦,平生還真是第一次遇見這麼一個難纏的人呢。”他想發怒,但一見他老態龍鍾的樣子又有些不忍,便笑著說道:“老人家,你到底想怎麼樣呢?”
“第一,”老者得理不饒人,“你必須向我老人家賠禮道歉;第二你必須把我扶上橋。”
年輕人一笑,“好吧,對不起了。老人家,都是我不好,不小心撞上了您,請您原諒。”
“嗯,這還差不多。好了,我也不是小心眼兒的人,既然你道了歉,我也就原諒了你。扶我上路吧?”
年輕人無可奈何,只得賠著小心將老者扶上橋去。
小橋不長,不一會兒功夫就到了橋中間,年輕人對老者說:“橋咱們已經上了,您老慢慢走,我告辭了。”
“什麼?什麼?年輕人真是忘恩負義啊,我剛剛原諒了你的過失,轉眼間你就翻臉不認人了?”老者白眼一翻,氣呼呼地嚷道。
“那――那你還要我怎樣?”
“扶我老人家到橋邊喘口氣呀,連這都不懂,怎麼這麼沒教養。”
年輕人除了苦笑毫無辦法,只得乖乖地領他坐到橋邊上坐下。然而,老者卻閒不住,將兩隻腳伸向了橋的外邊,嘴裡依舊哼哼唧唧。
“真是老小孩,老頑童呀。唉,算我倒黴。”年輕人暗自想。但這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又發生了。
年齡上的差異,勢必會反應在性情上――老人們往往脾氣乖張、暴戾和多疑,言語偏激並經常失當,行為有時甚至是令人費解。但這些從心理學的角度講,卻是正常的,一個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各器官的衰退與老化,必然會引起思維的紊亂,舉止遲緩等一些反應,我們暫不說年輕人該怎樣去接受他們,其實,讓他們接受你也是相當困難的。那又該怎麼辦呢?
老者吊著的兩隻腳不停地晃盪,其中一隻鞋子脫腳飛去,直落到那條幹涸的河中央。老者歪著腦袋看著他,意思是年輕人還愣著幹啥?幫我去拾呀!
年輕人明白他的意思,轉過就走。他邊走邊想:還別說,今天真遇上了一個難纏的主。
老者在後面喊:“年輕人,你可別耍鬼心眼,你要是中途溜了,看我不罵上你三天三夜!哼,別以為老人是好欺負的!”
年輕人費了半天勁給他把鞋拾上來,心道,我一不做二不休,好人做到底,送佛到西天,乾脆我幫他把鞋穿上吧。誰讓他是一位老人呢,我要多尊重他。
老者心安理得地看著他把鞋給自己穿上,指著年輕人道:“背上我,送我回家!”
天!年輕人當時嚇了一大跳,看來還沒完沒了了。他覺得這老者也太過分了,無親無故的也太倚老賣老了,你憑什麼這樣指使人?轉念一想,算了,容忍一些吧。屈身彎腰,雙手一用力背起了老者,並順著老者指的路走去。
當時正是中午,烈日暴曬之下,別說揹著一個人,就是空著手走,也是很難受的,不一會兒,年輕人就汗流浹背了。
“怎麼樣,年輕人?”老者在背上問。
“還能支援一會兒。”年輕人上氣不接下氣地答。
“好吧,我一直給你數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