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不喜歡你的人一下子就從心理上去接受你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春秋時期,晏子出任齊國宰相,並奉命出使吳國。
吳王聽說晏子奉命出使吳國,就對負責接待來賓的大臣說:“這位晏嬰,不但是齊國有威望的相國,文韜武略無所不能,還善於應變,對答如流,若能使他屈服,不是可以顯示我們吳國能人輩出嗎?”
一位禮賓官員出主意說:“這好辦,等他晉見時,可傳呼說‘天子傳見’,看他怎樣對答。”
第二天,晏子一行來到吳王宮,剛下車就聽到一陣威嚴的呼喝:“天子傳齊國晏嬰上殿,請――”
晏子一愣:吳王明明是個諸侯,怎麼敢狂妄地自稱是天子呢?他正不解時,又聽到一聲:“天子請晏子相國晉見――”
晏子故意板著臉,動也不動。
吳國的禮賓官以為他沒聽清楚,走過來朝他第三次呼喊:“天子請齊國晏嬰晉見!”
晏子頓時表現出非常驚訝的樣子,對禮賓官說:“我奉國君命令,是要出使吳國面見吳王的啊。怎麼會不明不白地來到天子的宮外?請問,這裡離吳國有多遠?吳王又在哪裡啊?”
禮賓官怔住了,他只得如實稟報吳王。吳王沒有辦法,急忙吩咐請能言善辯之士前來,再對晏子發難,又吩咐說:“就說‘吳王有請晏相國’吧!”
晏嬰進了吳王宮,還沒拜見吳王,就有吳國大臣問道:“我聽說齊國是姜太公所封之國,兵甲敵於秦、楚,貨財敵於魯、衛。為什麼自從桓公以來,內亂不息,宋、晉征戰,如今朝晉暮楚,四處奔走,到處倚附強國,好似寄生蟲?齊侯不是有大志嗎,晏相國您不是很有才能嗎,為什麼不思大展宏圖,重振霸氣,反倒來我們吳國聘好,甘為僕呢?”
晏子見其不懷好意,遂揚聲答道:“識時務者為俊傑,通機變者為英雄。自從周喪失民心後,王霸迭興,齊、晉在中原稱霸,秦國在西戎稱霸,楚國在南方稱霸,雖說是人才輩出,也是氣運使然。大家都知道,以晉襄公的雄略,也難免國喪內亂;秦穆強盛,後繼乏人;莊王之後,楚國也遭受較大的戰敗經歷,豈止是齊國有興衰之變?我們國君上知天運之盛衰,下達時務機變,所以才養兵蓄銳,靜待時機,今日與吳國聘好,乃是鄰國往來的禮載在典籍上,哪裡有臣僕之說?如果說兩國的往來以倚附強國者自認臣僕,今日齊國遠強於吳,豈不是吳國成了齊國的臣僕嗎?”
吳王見晏子不卑不亢,遂生羞愧之感,斥退了那個辯士,對晏子以禮相待,兩國定下了友好盟約。
對於不喜歡你的人,你在非原則問題上可“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作適當讓步;但在原則問題上,你一定要堅守規則,大可不必委曲求全,對方反倒會欽佩你的膽識和堅定。
查爾斯是木材廠裡的違紀糾察員。因為經常對工人的一些錯誤提出嚴厲批評,很多人都對他耿耿於懷。查爾斯為此非常苦惱,他決心變通一下工作方式。
一天中午,他看到幾個工人在吸菸,而在他們的頭上就是一塊“禁止吸菸”的牌子。這件事如果是在平時,他早就做出了嚴厲的斥責或者更加嚴重的處罰。
但查爾斯今天並沒有這麼做。他朝那些人走去,遞給每個人一支雪茄,說:“諸位,為了木材廠的安全,你們如果能到外面去抽完這支雪茄我將不勝感激。”
工人們立即知道自己違犯了一項重要的規定,一起向查爾斯真摯的道歉,同時也非常感謝查爾斯沒有處罰他們,還送給他們一件小禮物――雪茄。
從這以後,查爾斯和工人們在工作上開誠佈公,關係非常融洽,後來,他們還成了好朋友。
由此可見,當不喜歡你的人不願接受你時,你可以償試著改變一下說話的語氣或方式,儘量顧及對方的面子,讓他感受到尊重和友愛。但有一點必須要注意,千萬不要在原則上做出讓步,否則,不但達不到你需要的效果,反倒會被對方譏笑為“軟骨頭”。
不論是上司的委派還是工作的需要,如果你必須要與不喜歡你的人打交道,讓他在合作或共事中接受你,採用以下幾種方式把握住自己,一般是很能奏效的。
一是要注重自己的儀表和語言。與不喜歡你的人打交道,在與他接觸是要注重自己穿著打扮,儘量整潔大方、言詞得體,讓對方在第一次見到你時就感到你是真誠、熱情的,是有誠意來改善你們之間的關係的。在語言方面要根據對方的性格、身份、愛好等等採取爽快明朗、熱情真實的言詞,儘量讓對方感興趣。
二是要關切對方,使對方產生親切感。如果對方有了這種感覺,談話就很容易深入下去,他也就很容易接受你了。
三是儘量不感情用事,與對方發生爭執。即使自己的理由充分,倘若不被對方所理解和接受,也要暫時退讓一步。因為一般人明明知道自己理屈,也不會馬上肯定對方的主張或見解,但隨著話題的不斷深入,就會慢慢地與你的觀點達成一致。
四是在交談過程中,要照顧對方的面子。自始至終都要替對方的立場考慮,這樣就會讓對方明白你是為他的利益考慮,因而他就會很快地接受你的意見或觀點。
五是在共事其間要保持高度的耐心。萬一你的要求遭到拒絕,你也不要表現出不悅,保持一定的風度和笑容。而發火只會使你的初衷得不到實現,反而讓你成了一個更加不受歡迎的人。
其實,只要你平時就注意多做些讓人喜歡的事,做一個讓人喜歡的人,那麼你一定可以為大多數人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