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出了事,是需要付出代價來平息的。
很顯然,侍奉佛的哈立麻、宗喀巴、坤澤思巴等人堅信,佛是沒錯的,佛教徒也是沒錯的,非要找出個錯,那一定是那些作亂的大小領主的錯。
可跑過去告訴大明人,全是他們的錯,我們是忠誠於大明的,大明未必會接受,除非——送點禮物過去。
扎巴堅贊提出了一個建議,宗喀巴、哈立麻直唸佛號。
唸完佛號,就沒動靜了,誰也沒反對。
這意味著,他們默許了。
扎巴堅贊派遣擔任仁蚌宗本的南喀堅贊帶八百最強壯、最勇猛的奴隸,前往洛隆。
麗江府,通安州。
袁嶽審視著輿圖,目光冷厲。
郭鑰在沙盤旁站著,與江塵商議著對策。
雲南都指揮使俞讓、指揮同知程寬正審閱著軍務公文。
郭鑰走向袁嶽,問出了心中的疑惑:「茶馬古道有南北之分,為何我們不選擇走北面的大路,反而選擇走南面的小路,這樣一來,行軍速度將拖慢許多,一旦被人阻斷道路,我們也很可能有危險。」
袁嶽的目光從麗江府向上移。
郭鑰說得沒錯,茶馬古道並不是一條道。
唐宋時,多選擇走的是北面的唐蕃古道。
自關中地區起,經過青海,從四川西北角的鄧瑪,過金沙江,經昌都地區、那曲地區至拉薩。或自成都進入雅安、康定、巴塘、芒康,然後轉向昌都、洛隆、林芝,抵達拉薩。
那條路,現在依舊可走。
只不過,袁嶽依舊選擇了南面的路,即從昆明出發,至普洱、大理,後移軍至麗江府,盯著高原,從這裡,可以向北進入芒康,然後折轉向西,進入昌都、洛隆、林芝,也可在麗江直接向西進入察隅,朝著林芝前進。..
而拉薩,便在林芝以西。
袁嶽開口道:「雖說走北路整體上更為安全,但四川行省的情況與雲南行省的情況不同。我們不能只看路是否可行,還需要看後勤,看後方。要知道雲南土司最早平定,這裡並不會出現後方不穩的情況。但四川行省那裡,目前依舊在改土歸流之中,而走那一條路,免不了經過土司控制區域。」
俞讓聽得苦笑連連,你直接說雲南土司先造反的不就成了……
確實,在車裡土司鬧騰之後,雲南各地土司已沒了反抗大明的力量,加上虎蹲炮的使用,讓他們驕傲的地利優勢蕩然無存,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只能徹底地臣服,並聽從雲南都司、布政使司等安置。
雲南率先平定了各地土司,並在穩步推進改土歸流。而四川那裡,還時不時有人跳出來喊一句「我不服」的話,那裡想完全平定,還需要時間。
後勤是薄弱的,很容易被人襲擊。後方若不穩,前線就容易出問題。綜合考慮,從雲南麗江府進入朵甘、烏斯藏等地更為穩妥。
袁嶽抬手,將手指向輿圖上的昌都位置:「我們要到達這裡。」
郭鑰、俞讓等人走了過來。
俞讓重重點頭:「昌都確實不能越過去。只有打下那裡,北面的茶馬古道才算肅清了一段,日後四川方面進入烏斯藏,也方便得多。」
郭鑰沉思了下,道:「在昌都立威,對吧?」
袁嶽看了一眼郭鑰,這個郭英的後代並不簡單。
此人在平定車裡刀更孟叛亂時立下大功,尤其是深入車裡老巢,又掠走刀更孟,導致刀更孟造反了,又好像沒造反,稀裡糊塗就落到了大明手中,至於他集結起來的大規模兵力,則成為了大明的軍功。
袁嶽笑道:「立威是必須要做的事,若不立威,不流血,這裡
的人想來不會知道大明的威嚴不容冒犯。」
郭鑰看了看房間,沒看到陳誠在,低聲道:「若殺戮過多,怕會引起烏斯藏內部團結,反而不利於我們進駐烏斯藏。」
袁嶽搖頭:「地廣人稀,天寒地凍,何來團結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