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科幻靈異 > 鬼谷子的局.卷十 > 第092章| 用中山張儀挑事 起雄兵龐涓伐趙

第092章| 用中山張儀挑事 起雄兵龐涓伐趙 (第1/9頁)

惠施前腳剛走,張儀後腳就住進了惠施的府宅,朝堂排位列於太子申之後,居龐涓之左。魏國將、相在惠王當政約三十年來,首次實現和合。

果如惠施所言,張儀任相不久,就與龐涓合謀,唆使惠王連發詔書,完全按照龐涓意願將大夫、郡縣以上官吏過濾一遍,以強國為名選任主戰吏員,將朱威一系非主戰官員或虛置,或免職,掃清了龐涓強軍路上的多數障礙。不足一月,朝野上下,再無雜音,軍營內外,殺氣騰騰。

緊接著,秦使公子疾來使,張儀與他締結秦魏盟約,秘密定下滅趙方略,龐涓依約調整西河防務,回撤伐秦武卒,緊鑼密鼓地籌備伐趙。

秦魏締約不足半月,秦軍銳卒三萬就借道魏境,沿汾水河谷切近趙境,在距晉陽百里之距的大昭澤、狐岐山一帶安營紮寨,對外宣稱,他們已從白狄馬販手中買下狐岐山與大昭澤之間的大片草場,此來是養馬、馴馬的。從歷史上講,河水以東至汾水河谷確為白狄人的地盤,然而,白狄勢力早在兩百多年前就已舉族東移,沿井陘出太行山,在太行山東麓建立了今日的中山國。眼下的汾水河谷,基本歸屬於趙人的勢力範圍,白狄馬販這般指給秦人,並簽下契約,堂而皇之地說這是他家的祖宗地,顯然有點蠻來,說白了,是秦人尋下的強橫理由。

晉陽是趙室發祥之地,亦為趙國西都,更是趙國佈設於太行山西側的唯一軍政中心,堪稱趙國最後的大本營。當年智氏滅趙,趙簡子就是據守此城,方才堅持到最後一刻,並聯合韓、魏兩家,成功扭轉敗局,反滅智氏。

秦人此來,目標顯然是晉陽,而晉陽於趙萬不可失,趙肅侯聞報,急使上大夫樓緩前往咸陽交涉,同時調撥上黨守軍一萬,協防晉陽,旨令趙豹警戒秦人,備戰禦敵。一時間,汾水谷地,車來人往,民心惶惶。

打出一整套組合拳後,張儀將魏國諸事留給龐涓,自己扮作皮貨商,混雜在前往中山國的商隊裡,過境趙國,趕赴中山。

一年多來,中山王一直處在火頭上。

中山王的火氣來自趙人。去年臘月,中山成王歸天,年不足十六的中山王剛剛承繼大位,據守在槐水之北鄗邑的趙國邊卒就突然襲擾三個村落,殺人逾十,傷人逾百。緣由是,他們放牧於郊野的戰馬不時被盜,近日連丟十數匹,其中一個盜馬賊被逮現行,拷問得知是附近村落的盜馬慣賊,他們結幫成夥,將馬盜走後販運齊國。兵卒押他前去交涉,討要馬匹,竟遭暴民襲擊,盜馬賊亦被趁亂救走。趙卒回叫援兵,夜襲三村,引發大規模衝突。

盜馬是一回事,趙人趁中山大喪出兵挑釁是另一回事。中山朝野無不憋氣,中山王血氣上湧,盛怒之下發旨還擊。中山邊卒回襲趙人五個村落,殺人逾百,傷人近千,連婦幼也未放過。趙人震怒,槐水南岸三千軍兵夜渡入鄗,向中山人展開更大規模的報復,殺人數百,傷人更多。中山邊境頻頻告急,中山王調兵遣將,對壘將士劍拔弩張。

眼見一場大戰在所難免,中山相邦司馬賙急使信臣赴鄗邑,與趙軍守將幾經磋商,總算將局勢暫時緩和下來。

但中山人無不曉得,他們與趙人之間再無緩和餘地。

這包膿早已鼓起,不出不成了。

可以說,成膿的囊腫源出於晉國,早在春秋時就已植根。

中山人的前身是鮮虞人,鮮虞人的前身是白翟人,也叫白狄人。

白狄人為姬姓,有說是周文王嫡系畢萬公後裔,有說是文王之弟虢叔一支,但無論怎麼說,白狄都與周室文王有血緣,堪稱王脈正宗,世居於河水之東的汾水流域。之後,許是在周宣王時代,白狄人向東北移至鮮虞水一帶,自稱鮮虞人。鮮虞水即呼沱水北部支流。此地位於太行山西側,為山間盆地,地勢平坦,水草豐美,四周更有險峻阻礙,堪稱福地。

然而,到春秋中期,晉國崛起,鮮虞人剛好處在晉國向外擴張的交通要衝,不得不再次向東遷移,沿井陘穿越太行山,在井陘之外的中人城立足,正式建國。因中人城中有山,鮮虞人稱自己的新國為中山國。

然而,晉人的胃口遠不止此,鮮虞水不過是條過道,他們真正夢想的是太行山之東、河水之西的大片沃野,似乎要將整個巨大的“幾”字形河水所包地域全部納入大晉版圖。也就是說,晉人試圖建立一個西至西河、南至崤函、東至河水、北至荒漠的超強霸國。基於此,佔領井陘要塞的中山人再次成為路障,晉人一路追趕,數番征伐。

三家分晉後,三晉之一趙國得到邯鄲,向北擴張,在伐滅邢國後,直面中山。趙人數伐,中山人沒有退路,據險死守。趙人征伐無果,見魏人也在覬覦,趙侯靈機一動,借道給魏人。

魏侯樂得其助,使樂羊、吳起為將,勞師遠征,血戰三年,終於誅殺中山武公,伐滅其國。趙人不甘於魏人獨享中山,暗助武公之後姬桓趕走魏人,復建中山。趙人野心,中山人盡知,因而,在趕走魏人之後,桓公又數戰擊趙,奪回井陘塞,將趙人趕過槐水。為挽回顏面,趙人恃強再戰,終在槐水北岸立足,得到鄗邑,將觸角伸入中山腹地。中山人視鄗邑為喉中毒刺,早欲拔之而後快,但苦於國力不濟,只得忍氣吞聲,不敢輕啟戰端。

是禍躲不過。這根魚刺趁新君年幼無知,立足未穩,冷不丁發作了。在先王入土週年大祭這日,中山王俟祭禮完成,特別留住相國司馬賙、上卿張登兩位託孤重臣謀議。

“兩位愛卿,”中山王朝二人拱手,“趙人欺我太甚,寡人實難容忍,請相父、張卿教寡人應對良策。”二目炯炯,掃過張登,落在司馬賙身上。

司馬賙幼習詩書,博古通今,為人正派,在桓公晚年襲父爵成為中山大夫,成王時拜宮尉大臣。後接樂池相位,助中山君稱王,受封藍諸君,堪稱繼樂池之後智勇雙全的治國能臣,在大國博弈中多次使中山化險為夷。

主幼權重,司馬賙謀事愈加小心,拱手揖道:“回稟我王,臣以為,趙強我弱,眼下不宜開戰。再說,趙若伐我,必全力備戰。就臣所知,自出兵函谷之後,趙人並無大動。此番邊境爭執,當是尋常摩擦,我宜大事化小,不宜反應過度!”

顯然,這個回覆不是年輕的中山王所想聽到的。沉默良久,中山王看向張登:“相父主張大事化小,張卿意下如何?”

“回稟我王,”張登拱手應道,“相邦所言,臣深以為是。然而,只要趙有鄗邑,我邊境百里之民就不得安寢。臣以為,我王可藉此良機,一舉拿下鄗邑,將趙人趕過槐水,再沿槐水築城,可高枕無憂矣!”

“寡人正是此意!”中山王興奮起來,“張卿,你且說說如何出兵?”

“這⋯⋯”張登遲疑一下,看向司馬賙。

中山王亦看過來,目光熱切。

“出兵,邦國大事,”司馬賙閉目有頃,緩緩說道,“容臣思量周全,再行奏報!”

“如此甚好,”中山王再次拱手, “寡人恭候相父良策!”

司馬賙不無鬱悶地回到相府。

讓他鬱悶的不是中山王,而是張登。

張登本為樂府家臣,因才具得到前相國樂池賞識,薦舉為大夫。幾年前列國並王成風,中山成公不甘落後,罔顧司馬賙勸諫,南面稱孤,從而引發三晉及齊、燕等周邊大國不滿。尤其是迄今尚未稱王且對中山國虎視眈眈的趙國,這下得到由頭,秣馬厲兵,欲行征討。危難之中,張登受命出訪燕、齊、魏三國,竭力周旋,憑一條利舌輕鬆化解中山危機,厥功甚偉,得成王重用,受封上卿。成王薨天,張登與司馬賙同為託孤大臣,在朝廷席位已越過他的後臺樂府,僅次於司馬賙了。

當然,司馬賙在乎的不是張登爬得有多高,而是身為託孤重臣,他不該這麼罔顧一切地去順從新主。中山王畢竟年幼氣盛,未歷戰事,既不知殺伐之苦,更不知與趙這樣的大國開戰意味著什麼,可他張登不該不知呀!知而不諫,盲從上意,這個張登究竟想幹什麼?

司馬賙越想越悶,將自己關進書房,正自閉目靜思,一陣腳步聲響,長子司馬熹叩門,輕聲稟道:“父相,上卿大人求見!”

“哦?”司馬賙略略一震,“有請。”

門被推開,司馬熹引張登入見,身後跟著皮貨商打扮的張儀。

司馬賙已經站起,目光越過張登,直接落在張儀身上:“這位是⋯⋯”有頃,看向張登。

不及張登引見,張儀近前一步,拱手揖道:“魏相張儀見過相國大人。”

最新小說: 抽卡從阿茲卡班開始 我可以一直加速 荒野求生:娛樂圈花瓶她驚豔全球 不科學戀愛 身為反派被女主喜歡怎麼辦 逼入洞房 釣餌 聊齋子不語 天中戲 開局:我一腳踹暈了暴君 清朝出閣記 食味記 一沭陽光 我被貓耳娘找上門 無限分身:我在吞噬星空裡無敵了 全民領主:開局招募變異魅魔 女神給我生了龍鳳胎 閃電十一人go之山野櫻 江山如此多梟 人間至聖從收女帝為徒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