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北京,超人徹底忙碌起來。
為了托住這些回國的人才,機器學習研究院升級為超人研究院。
主要聚合世界頂尖人才,以增強超人平臺對大資料的智慧分析能力,一方面為使用者設計最合理的出行方案,另一方面實現使用者與餐廳的無縫銜接。
除此之外,還有人工智慧,雲端計算、深度學習、認知計算……
超人的技術力量,像吹氣球般的膨脹。
關煌趁著休戰的平靜期,對超人、火神兩家公司大刀闊斧地開始了改革。
核心只有一個,按照“基礎層—技術層—應用層”三層結構進行劃分。
在最底層的基礎資源支撐上,整合兩家的大資料,成立一家新公司,主要負責資料的儲存和挖掘。
在中間的技術層,依託超人研究院,主要攻關“語音識別”、“影象識別”、“自然語言研究”等技術。
最上面的應用層,自然是打車、外賣、電商、金融等領域,既負責檢驗又負責掙錢,同時為將來新的業務拓展留下空間。
因為涉及到兩家公司、十幾個股東,以及上百億股權的變更,期間少不了妥協與衝突,鬥爭與媾和。
如果不是關煌掌握著絕對的控股權,想要以此整合,絕無可能。
即使這樣,把各種關係理順,也整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
這其中還不知道有多少暗流湧動。
“哎,我怎麼也沒想到馬俊對此會有這麼大反應”,關煌語氣帶點蕭瑟。
這次改革,反對聲音最大的不是半路進來各種風投基金,而是一手創立了“超人”品牌的馬俊。
這讓她非常驚訝。
胡麗麗安慰道,“現在說開了最好,等到以後上市,再惹出風波,影響就大了。”
馬俊的股份經過幾輪稀釋,降低到5%以內,但仍然是超人的第二大自然人股東,自有一番影響力。
江濤在一旁沒有說話。
他不知道關煌是有心還是無意。
隨著超人的發展壯大,各種力量開始冒頭。
領袖曾經說過:
黨外無黨,帝王理想。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這種事情不以人的任何意志為轉移。
雖說超人公司,關煌一人乾綱獨斷,但是仍然阻止不了派系的產生。
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個別人和資本匯聚到馬俊旗下,隱隱約約有點“拉桿子”的意思。
當然,這種豎旗不是針對關煌,而是黃兆有,背後的資本可能想把馬俊推上二把手的位置。
關煌之前不知道是沒發現,還是玩弄平衡,一直沒什麼反應。
這次公司改革,馬俊對政策提出了一些意見。
從江濤的角度來看,還真算不上激烈。
然而,關煌勃然大怒,不但剝奪了馬俊副經理的職位,還在內部會議上點名批評,說他在公司重大事項上不與領導層保持一致。
可以說,鬧了個灰頭土臉。
關煌感慨,“這事情也怨我,公司發展越來越大,和弟兄們談心的時間越來越少,彼此有了隔閡。”
胡麗麗和馬俊的私交不錯,有心為他說兩句話,“小馬哥也是為了公司,他這個人你知道,沒什麼心眼,向來有一說一。”
關煌:“我傷心的不是他提反對意見,而是他把內部矛盾暴露,有什麼問題不能私下找我說,非要鬧得人盡皆知,要知道,改革這種事,上面動搖一分,到了下面就會拖延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