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他就被魯國轟出去了。
作為魯國大司寇,攝相事的重臣,他就這麼被人輕輕鬆鬆的拋棄了,冷落,孤立,架空,然後堂而皇之的“暗示”他的多餘。
孔仲尼在年過半百之後再一次離開了自己的故土。
已經滿臉都是蒼老之色的孔仲尼看著將自己拋棄的國家,心中或許也有幾分悽苦之色,而失去了一切的孔仲尼也被人們稱之為喪家之犬。
這,應該算是人們對他孔仲尼最後的評價了。
孔仲尼這一輩子對自己說,他要做的事情不是靠著拳頭能成功的,可是他周遊列國十四年,最後卻是弟子靠著拳頭一刀刀為他砍出來了一條回鄉的路。
作為顛沛流離一輩子,從來未曾如果軍伍之中一次的孔仲尼,愣是教匯出來了數名堪稱名將的弟子。
他的弟子冉求成為了魯國的統帥,在他的強烈要求之下,孔仲尼終於在風燭殘年的狀態下回到了魯國。
然後,拒絕了出仕,謝絕了好意,將自己這些年所有的收穫編纂成冊,將自己這麼多年收藏的典籍整理歸檔。
然後...“諸位隨意可取用,吾之見解烈然其中,家中子弟不可私藏。”
曾有夜深人靜之時,孔仲尼對著同樣垂垂老矣的孔孟皮說道,“我雖然沒有改變這天下,但是我弟子卻開始改變天下。
人老了,能夠為他們做的,真的不多了。”
這一刻的孔仲尼在孟皮的眼中,才算是真的放棄了對仕途的渴望,他似乎在這一刻才真的想要真真正正的證明自己對著天下的看法,是對的。
他似乎真的想要告訴這天下,人得有德行,得守規矩。
孟皮不知道這是不是對的,但是他知道在這個世間,他能夠做到這一步,已經是不容易了。
因為德行限制的不只是百姓,德行限制的還有官吏士人,什麼人能夠耍什麼樣的手段,他們這麼多年已經看的夠多了。
但上天似乎並不想給孔仲尼一個完美的晚年,在他去世之前,他的諸多弟子,不管是自己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
不管是出色的還是普通的。
他們先後在他之前落下自己的帷幕,病逝的,戰死的,還有死的不明不白的。
這些代替孔仲尼去推行他的德行與禮儀的人一個接著一個的死在這天下大勢之下,似乎天道就是再告訴孔仲尼。
這天下就是勝者為王,這天下就是弱肉強食,這天下就是這般的不講搭理。
你所希望的盛世一定會在你的面前崩塌成為碎片。
剛剛生出的德行禮法就這麼在孔仲尼的面前破碎,而更多的弟子在看到這一幕之後,他們選擇了改變。
“孔鯉死了,顏回死了,子路也被砍成了肉醬,他們明明未曾做錯,為何要收到這般的對待?
是不是吾真的錯了!”
年過七旬的孔仲尼看著姍姍來遲的子貢,忍不住有些落淚,英雄遲暮的模樣看的一旁的孟皮都是有些不忍。
“先生錯的不是德治與禮法,先生錯的是人心。”子貢將茶湯送到了孔仲尼的面前,這一次他並沒有聆聽教誨,“這些年我們因為先生的教導,逐漸進入了仕途,成為了曾經羨慕的人。
可是這些年,我們也要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