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家庭條件還可以,來工作就是為了一個工作經驗,有個事兒做,他們不需要你給多少多少錢,輕鬆愉快,幹得開心。
你聽他的?
這種人少麼?
一丁點都不少,我家裡寵著我,父母說的最多的就是沒事兒我們幹得動,不喜歡咱就不幹,別讓人欺負了你就行。
大不了辭職回家,咱們乾點別的,考考研,考考公務員!
這種人有麼?
我就是為了個開心啊。
那麼還有另外一種人。
加班?可以沒問題!
工作量大?可以沒問題!
出差喝酒潛規則?可以沒問題!
就一點,給我錢!
我不但從家裡拿不來錢,我還得養家餬口,一家子等著我照顧,我就要錢。
只要錢到位,玉皇大帝我給你幹個粉碎。
那這種人多不多?
更多啊!
請問,你聽誰的?
一個是我不要加班不要業務量,就要一個輕鬆,公子有點就行,反正我一個人也不花啥錢,沒什麼娛樂專案。
另一個孩子奶粉錢沒著落呢,不怕工作累,就怕沒工作。
這兩個哪個不是底層員工?
那麼什麼才是聽底層的聲音,誰才是底層,亦或者說這個時候誰更加的重要?
而從這兩個種人裡面選出來一種人當主管的話,對另一種人還有活下去的可能麼?
我這為錢愁的要死要活的,新主管告訴我你不用加班,加班也沒錢,趕緊回家陪老婆孩子去。
掙多少錢都沒有家庭重要啊。
這話說得,弄死他的心都有啊。
換而言之,你成天樂呵的上班,突然新主管告訴你,你不能這麼成天吊兒郎當的,你得努力奮鬥拼搏啊。
以後為了養家餬口,你現在就得多努力了。
來,這些工作都是你的,加加班,錢少不了你的,經驗更重要。
我去你丫的!
王安石就遇到了這個問題,他在地方的是,他就是公司主管,這個人需要錢,他就以利誘之。
那個人不需要錢但是頗有幾分才華,那就折服他,讓他出力。
千人千面,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用法。
王安石的才華面對這種一州之地的時候,他沒有任何問題,畢竟現在的一州又不是當年漢末十三州的一州。
壓根不是一個概念。
可當他上位之後,王安石變法啟動的那一刻,他的地位變了,那麼他下面的人也就變了。老總還是那個老總,主管已經不是那個主管了,對於下面的人,自然也就不是他的這種態度。
當我們明白了這兩點之後,再去看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的變法動機說白了就是兩點,一是富國強兵,二是摧制兼併。
我們必須要承認的是,宋朝正處在封建王朝的拐點,玩的好了就是從主農耕變成主貿易,這是過渡階段。
同時財力和物力比唐朝雄厚得多,這一點宋朝的富庶是誰也不能否認的。
可就算是如此,比唐朝多得多的賦稅收入,卻被龐大的官僚軍事機構吞食罄盡,甚至都到了入不敷出,財政赤字的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