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周明帝宇文毓被扶持了上來,他類似於被操控下的漢文帝。
有才華有能力,崇尚節儉同時休養生息,在治國上有些手段,為下一代積蓄了足夠的力量。
而到了第四位皇帝便是周武帝宇文邕了。
他的話,你可以對比為漢武帝,同樣是隱忍多年斬殺了權臣然後開始了一同天下之路。
先是答應了北齊然後一同北方,而這個時候南陳經歷了侯景之亂,整個經濟民生全部崩潰了。
如果不是宇文邕死了,他奪取天下簡直就可以說是輕而易舉。
這也導致了隋文帝奪了天下之後有人想要請他封禪泰山但是被他拒絕了,因為他自己也知道自己面對的對手,實在是太坑了。
甚至於隋文帝奪走北周這都不算是奪...他那是被送的。
北周因為周武帝而有了這天下一統的機會,但是北周滅亡也是因為他。
這個傢伙對待自己的後代有些....問題。
他擔心自己的兒子不能在亂世之中不能擔當重任,所以對其十分嚴格,無論春夏秋冬,無論嚴寒酷暑都不肯讓他有所放鬆和休息。
甚至因為知道周宣帝喜歡喝酒就讓酒水不能從他面前出現。
每次只要出現問題就張飛附體,暴打兒子。
動輒還用廢除太子來嚇唬他,同時一天十二個時辰監控兒子。
所以在周武帝活著的時候,周宣帝還不錯,但是等到了周武帝一死,他加倍放縱。
同時可能是因為他覺得自己當皇帝實在是有些影響自己享樂,所以一年之後他自己退位了。
然後將自己年幼的兒子送了上去,自己二十二歲就把自己累死了。
周宣帝死後,他兒子才七歲,因為這個攤子太爛不說,還給自己兒子留了五個太后。
在他們爭權奪利之下,周靜帝簡直堪比孺子帝,這個時候輔政大臣加上權臣的楊堅就順利的接過了北周的國運....
但是北周的底子他是全部接了過去,最後這個時候再說為什麼門閥和關隴集團不反對楊堅改革和休養生息。
因為你如果對這段歷史瞭解了,你就會發現北周乃至整個北朝,他們就是在不斷的試錯。
每一代皇帝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治國之法,然後毫無疑問最後都失敗了。
百年間他們將所有權臣和君王所能走過的路基本上走過一遍了,然後全部走死了的情況下。
他們只有一條路了,那就是修生養息,那就是對百姓懷柔,否則大家就只剩下一起赴死這麼一條路了。
而且你真的以為隋朝和北周就是在休養生息麼?”
說到這裡因為字數限制他只能給對方一次機會。
不過對手沒有讓陳光年失望,他就只問出來了一句。
“讓你說李世民,你說了一堆什麼玩意!”
“因為我要告訴你,歷史不是一段,是幾百年的運轉....算了,你給機會,那我就繼續給你說下去得了。”
恢復完了這一句之後,陳光年深吸一口氣,再次點了回答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