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君,隋文,洪武三位大帝哪個不是為了天下貧民百姓拼了命的制約門閥世家和限制權利階級的發展。
只有他李二對門閥勢力不管不顧,貞觀受益最大的就是門閥勢力,就這也能夠吹成不世之功。
真是可笑至極,你還是趁早退出比賽吧,你那五塊錢爺也實在是看不上。
真的不想和你浪費唾沫星子了。”
尚且都不算真正做出選擇的陳光年看著對手巴拉巴拉的說了這麼一大堆,不由的有些唏噓。
“你好快的手速....”
“這就是你的回答?你這是認輸了?認輸就趕緊走啊!”
明顯感覺到了對手的不耐煩,陳光年也趕緊解釋了起來。
“抱歉,只是一時不知道從哪裡反駁你...”
“反駁不了就對了,這就是事實!”
“並不是.....你如果說完了,那我就要開始說了。”
在這之後,陳光年正式點選了回答鍵,然後對方就出現了禁言狀態,保證陳光年可以將話說完。
“首先你可能很推崇隋朝,在這裡我先不說隋煬帝乾的混賬事情,就簡單的說一下你的問題。
首先,隋文帝自己就是門閥,你可能不相信,但這是事實。
《隋書·帝紀一·高祖上》有記載,年十四,京兆尹薛善闢為功曹。十五,以太祖勳授散騎常侍、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封成紀縣公。十六,遷驃騎大將軍,加開府。周太祖見而嘆曰:“此兒風骨,不似代間人。”明帝即位,授右小宮伯,進封大興郡公。
換而言之,楊堅在十四歲出仕,十五歲就當上了車騎大將軍同時開府儀同三司,還有公爵位。
十六歲再次升官正式開府,至於他欺負孤兒寡母這件事情就沒有必要在這裡多說了。
隋文帝本身就是一個門閥,所以他也不會背棄自己的實力也就是你口中的門閥勢力,因為那個年代最大的勢力是關隴集團,這個東西和門閥也不太一樣,不過這裡我就不想解釋了。
隋文帝興科舉並且大力恢復百姓生機這是實話,但這不是因為他鎮壓了門閥。
他不是軍功立國,他是簡單的篡位立國,用正常的思維來說你就能夠想到,他根本不會讓門閥和關隴集團對他有什麼畏懼。
但是他仍然成功了,這不僅僅是他的強大,更多的是你忘記了這門閥和關隴集團都是正常的人。
他們不是傻子,甚至比絕大部分人都聰明。
隋朝的基本盤靠的不是隋煬帝更不是隋文帝,而是他們接過了北周的家底。
論兩千年,恐怕沒有人比隋煬帝的家底遺產更加的豐厚了。
說到唐就避不開隋,但是想要說隋就一定要說北周....
不說南北朝,就說北周的歷史,當年北魏孝文帝改革,造成了一個很尷尬的局面,那就是北邊是北魏然後南邊就是宋齊梁陳。
等到西魏的宇文氏篡了權,改成了北周,東魏被高氏篡權成為了北齊。
說的再簡單點,西邊的能打,東邊的能掙....
說的再簡單點,你可以類比一下他們的局面就能夠發現,周文帝宇文泰類似魏武帝曹操,很能打但是最後哪一腳沒踩進去,人沒了。
宇文泰沒有成功當上皇帝所以就讓他的兒子當皇帝,也就是周孝閔帝宇文覺,他更多的像西漢的漢惠帝劉盈。
他的權利被權臣活的,然後活到了十六七歲就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