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註定要牢記,這平淡的年關。
這幾乎是大漢各州的百姓度過的最不可思議的一個年關了。
今年天下的局勢急速變化,無論是北邊還是南邊,其實整體展現出來的就是袁家兩兄弟的內鬥。
或許有些人會相信要不了多久,這天下便會屬於袁氏而不是已經逐漸邊緣化的漢室了。
但是劉協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現狀,幾乎所有人都注意到了關中煥發的巨大活力。
以及劉協各種進行改革,卻逐漸出現了在除關中以外的地區。
就好比現在坐在院子內看著臺上之人咿咿呀呀地唱著臺詞,旁邊的鑼鼓等器樂一同配合著的表演已經成為了貴族階層的一種風氣。
而曹操因為靠近關中所以是第一批收到這種戲劇衝擊的諸侯。
此時的他正召集著他手中的能臣猛將觀看著演員們的表演,一邊喝著小酒一邊喝著彩。
今天表演的戲劇倒也不是別的,正是大名鼎鼎的戲劇開山之作,董卓之死。
戲劇臺上的演員也都是從關中拜師學藝之後自成一派的人。
請永遠不要懷疑這種事情會沒有人去學習。
因為作為演員是有很高的報酬的,他們現在為曹操表演一場收到的錢便已經足夠他們整個劇團好好享受一兩個月了。
而且現在他們還受到了不同酒樓老闆的邀請,可謂是在賺錢的道路上沒有絲毫地停歇的意思。
雖然這和劉協開始的初衷已經有些出入了,但是無論怎麼說也算是成功地創造了另外一個職業了。
“陛下無需多禮。”臺上的臺詞飄到了眾人的耳朵之中,他們皆是神情一震,有的人皺起了眉頭。
因為這句話正是臺上的演員“董卓”對著演員“劉協”所說。
這句話其實就已經形成了對天子的冒犯,這個時代可不是簡單的事情。
但是所有人並沒有輕舉妄動,因為他們聽說這個劇本還是天子參與撰寫的,真要追究起來只能追究到天子頭上去了。
雖然也無不可,但是他們也都很是會看場合,並不會在這種場地隨意發表自己的意見。
而荀彧此時坐在第一排,身上裹著厚厚的裘衣,頭上也帶著防風的帽子,按理說在寒冬之時,這等裝備其實也不能夠起到加熱的作用,但是若是此時有人碰到荀彧便可以發覺這個人身上就如同火爐一般。
荀彧的眼神之中也閃爍的兇光,不知道的還以為他真的和臺上演“董卓”的演員有什麼私仇呢。
和荀彧並排而坐的都是現在曹操陣營之中的大佬,包括程昱和戲志才這等天才謀士和許褚和典韋,夏侯兄弟這等猛將。
他們的表情倒是比較淡然,但是也都表現了對戲劇的巨大興趣,算是看得津津有味。
只有曹操一人不同,他的眼神之中帶著迷茫和猶豫,雖然臺詞都落入了他的耳中,但是他卻沒有辦法將他們過腦子。
原因自然是劉協給他送來的那一封信。
別的不說,他看出了劉協身上的那股巨大的自信,彷彿已經不將天下諸侯看在眼中了一般。
這很是出乎曹操的意料,他完全沒有辦法和自己印象之中的那個天子對應起來,甚至懷疑那封信是鍾繇這等人才推動寫出來的。
但是曹操其實也是有訊息渠道的,他和荀彧一樣在兗州戰局比較緊張的情況之下關注這長安地區發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