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稟陛下,改革軍制並無太大問題。現在關中諸將皆是陛下之擁護者。特別是郭汜和李傕二位將軍。在臣改革之時便給臣提供了許多方便。”荀攸笑著說到。
劉協聽到這也是會心一笑,任誰也不能相信現在諸將之中對劉協最為忠心的竟然是歷史上曾經挾持自己的傢伙。
劉協自然不會因為這些事情和他們計較什麼,只是不同處境之下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權利和各種誘惑之下迷失的方向。
但是李傕和郭汜兩人性情還是比較殘暴了,這一點劉協倒是挺在意的。
不過這些人的戰場劉協也不打算將他們侷限在大漢之中,要清楚天下可遠遠不止一個大漢。
賈詡聽到了荀攸的誇讚倒是眼觀鼻鼻觀心地不說話,不表態。
因為這個兩個人,說起來還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才被劉協保下來的,他還是覺得自己在劉協面前要和他們保持一點距離才好,免得劉協產生什麼誤會。
而荀攸自然不清楚這些事情,繼續開口說到:“不過依臣所察,如此訓練消耗太過巨大,陛下最好還是要精簡兵力的好。”
這件事情其實在荀攸看起來也是十分地不可思議,因為在長安當兵居然能夠吃滿餉錢,而且在劉協的規定下時不時便會有肉食給到這些部隊的補充。
荀攸原本以為劉協太過急功近利,想要透過這樣的方法吸引大量的青壯年你參軍入伍,快速形成部隊,在如今諸侯征伐不斷的日子裡,確實會取得一定的效果。
但是這種方法在荀攸看來太過於極端。
首先便是這大量肉食的不可能全部靠軍隊自己飼養,很多都需要透過外部購買,這樣就要花費巨大的金錢。
而且劉協給這些士卒的肉食雖然廉價,但是很少人飼養,也不知道是從哪些人手中買到的。
總結起來就是,這樣會極大消耗關中地區的民生力量,使得關中地區的戰爭潛力大幅下降,最後可能因為劉協再也付不起哪些高昂的餉銀和肉食,導致士兵戰鬥力下降甚至發生譁變這種恐怖的事情。
這聚在長安城附近的可是足足夠十幾萬的大軍,到時候無論是什麼方法都救不了劉協。
因為由儉入奢易由儉入奢難。
不過當他了解到了劉協透過養豚的方式成功獲得了大量的廉價肉食和不斷在民間鼓勵養殖雞鴨鵝等動物並收購的時候便釋然了。
劉協的的想法大多都太有創意了,他也就開始不再隨意懷疑劉協的安排,而是當察覺有什麼奇怪的地方之後先做一番調查。
透過鼓勵民間飼養家禽可以提高這些普通百姓的收入的同時解決了軍隊的肉食問題實在難得。
當然這種情況主要是發生在了今年這樣一個豐收的年份,要不然如果普通百姓都沒有辦法吃飽的情況下誰又會有心思去飼養那些家禽呢?
而他也在劉協關於軍制改革之中看到了很多新鮮的事情,包括了思想宣傳方面的一些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