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肯定是談不出什麼的,雙方都是在虛以為蛇罷了,而且雙方還都知道對方是在虛以為蛇。
之所以現在還在談,無非就是雙方都對自己更自信,以為最終能佔便宜的肯定是自己罷了。
合眾國的想法是,一大群人,在混沌科技待著越久,就越有機會能發現一些端倪,哪怕發現一點點的蛛絲馬跡,就能給後方的實驗室提供多一點點的思路。
而實驗室反饋的結果也表明,混沌晶片不可能很複雜,要不然最初康碩也不能僅靠自己就能搞出來,現在他們差的就是那一點點靈感。
確定了這一點,合眾國就更不可能放棄了——無論付出何種代價,也一定要把這個關鍵但並不複雜的點給找出來,從而拯救整個晶片體系。
而康碩想的就更簡單了——把合眾國穩在這裡,給他們看到希望,那為了穩住自己,他們在其它地方的行動就會變得非常謹慎,這對自己控制整個晶片體系的計劃非常有利。
至於合眾國對混沌技術的窺探,那就隨便他們去,反正最核心最關鍵的部分就是最初的混沌控制程式,只要注程機的控制程式不洩露,那就萬事無憂,而這個程式,根本就沒有洩露的任何可能。
……
“談判雖然真的是幌子,但事兒也是真的要做啊!”
合眾國搞出的道德綁架方案確實很噁心人,但一個一個的真實病例也是真的給了康碩很大的觸動,他當初說的那些話可不是為了忽悠患者家屬,那是發自內心的決定。
混沌智慧能力培養的第一個特別應用方向就被確定在了醫藥醫療領域,並確立了跟達瑞和衡百兩個國內頂尖的醫療集團在癌症治療方面的合作。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康碩就直接告訴達瑞和衡百的專家們,讓他們儘管大膽的設方案,把不能解決的問題留給混沌科技來解決。
而現在,第一批好幾份方案已經擺在康碩辦公室的案頭了。
康碩大略瞅了瞅,也是很快了解了一些基本情況,也是感嘆道:“奈米機器人如果解決了自主動力技術和精準控制技術,確實是一個完美的方案。”
……
現有奈米機器人的驅動策略有自驅動(包括化學驅動和酶驅動)、外部驅動(利用磁場、電場、超聲、光等外部元素驅動)、生物混合驅動(利用真菌和真核細胞周圍微環境響應性驅動)等各種方式。
看著方案商專家們給出的現有奈米機器人給出的優缺點總結,康碩也是陷入了沉思。
“生物混合驅動,基於真核細胞周圍微環境響應性的驅動,生物相容性好,是天然的載體。”
康碩琢磨著:“有一些細胞,確實是有極強的運動能力的,只不過他們沒有方向性,是屬於橫衝直撞式的碰大運式的運動,如果能夠培養一種類似的細胞可以運動,還能夠控制它們精準運動,那這個問題就完全能夠解決了。”
“而且,用細胞作為載體,等到不需要了,一種特別的酶就能將它們完全分解並排出體外,完全不用擔心副作用的干擾。”
“捋一捋,捋一捋,”突然有了一個想法,康碩立即在自己超強的大腦裡梳理起來:
“要精確運動,首先能夠運動,類似的細胞有,還有不少,它們自己就能自主運動,人工培養甚至仿造類似結構的細胞應該不困難。
“再一個就是精準,要想精準,首先得告訴它往哪運動,也就是資訊要傳遞。而且,仿造細胞在接收到資訊之後,還要能夠控制轉換方向,這樣才能達到目標。”
“自主運動的細胞只會悶著頭向前走,但改變方向似乎也並不是很困難,有一個設計方案中就提過具體方案——改變細胞周圍的微環境就可以做到這一點。”
康碩琢磨著:“那現在就只剩下一個問題——怎麼告訴細胞要往哪走,什麼時候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