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行得遠,就得減輕負重。
步軍不比騎兵和車兵。
一次戰鬥可能要徒步奔襲上百里地。
一場大戰,可能要連續奔走好幾個月!
那每一兩的負重,都是要嚴格控制的!
多一兩,可能就得跑死很多人!
並且大大延誤戰機!
所以秦軍之中,大部分的步兵是不裝備頭盔的。
只有前排重甲步卒,或者是軍官,才能夠戴頭盔。
並不是說,以秦國的國力給士兵裝備不起頭盔。
一頂頭盔,真不值幾個錢。
但是一頂頭盔好幾斤重,長途奔襲百里的時候,能累死人。
類似的情況,還有嬴扶蘇前世知道的那支世界最強輕步兵。
他們出國作戰的時候,同樣很少大批裝備頭盔。
並不是因為裝備不起,其實幾十萬頂頭盔,對於國家來說,根本不算什麼大的困難。
只是,一個穿插可能七八十公里的山路。
多一斤的多餘負重在這個距離下,都會消耗極大的體力。
有限的負重,一定是儘量多帶糧食和彈藥。
一頂鋼盔的重量,相當於兩天的乾糧,或者是能夠打一兩場戰鬥的彈藥!
所以經常能夠看到,炮兵戴鋼盔,步兵戴尋常軍帽。
到了摩托化之後,步兵才能夠全部裝備鋼盔。
即便如此,也是越輕越好,從最早的鋼,變成後來的複合材料凱夫拉。
平常五公里武裝越野,就能讓戰士們直呼專治各種不服。
誰說不重的,你多帶一個頭盔跑上五十公里試試。
步兵的體力,是有一個極限的。
就算是秦軍精銳,裝備也並不能比魏武卒好太多。
當年商鞅變法,也是在獎勵軍功和鼓舞士氣上面花的力氣更多。
但若是步軍能夠騎馬,那麼對步軍最大的體力限制,就將不再存在。
別說是嬴扶蘇現在身穿的這種三四十斤的尋常甲冑。
就算是真正的百斤重甲,步軍也完全可以穿。
也能夠全部裝備更大更厚的頭盔,以及更加精良的武器。
反正長途奔襲不再靠腳板,可以大大的節省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