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不是定在下午嗎?現在還不到8點,他們來這麼早幹什麼”
“等您”
“太早了”
“您已經用過了,他們還沒有”
“那為他們準備一些早餐吧,叫帕林卡主廚來”
帕林卡42歲,身高165,體重150公斤,是一名捷克人,但是他不會說捷克語。所以當有人用捷克語和他說話時,他覺得被冒犯了。
正當帕林卡憤怒的尋找著,那個他神聖廚房的入侵者的時候。
他看見了一個眸子淡雅如水的女孩。高挺的鼻樑,如櫻桃般的小口,身後長長如瀑布一般的金色長髮。淡粉色的連衣裙更顯得四肢修長白皙。
“你好,美麗的小姐。我聽不懂捷克語,請您說德語”
露絲克娜覺得有些氣悶,本以為用捷克語和這位有名的捷克主廚會博得些好感,結果卻出現了對方聽不懂這種尷尬的事情。
露絲克娜本質上是個我行我素的人,只是弗蘭茨說要給她一個考驗。那就是讓大家都能接受她,最起碼不要再傳出吸血鬼之類的傳聞了(白天不出門,晚上到處轉)。
露絲克娜強忍著性子,露出一個她自己比較滿意的微笑。
“弗蘭茨·約瑟夫大公需要100份早餐和配菜,要您送到皇室花園。另外還需要20名侍者服務。”
“好的,我馬上就叫人來”帕林卡爽快的答應。
下一秒,跨出一步。然後一隻手拄在牆上託著自己的下巴,另一隻手插著腰,拋了個媚眼給露絲克娜“美麗的小姐,我能不能邀請您共進晚...”
“不能,再見”露絲克娜本想一腳踢過去的。看到帕林卡的眼神和臉上油膩的光以及那讓人頭皮發麻的動作,露絲克娜還是忍住了,但毫不留情的轉身離開。
這個時代大多數人的日子並不好過。
普通百姓能吃飽穿暖就覺得很幸福了。
缺醫少藥是常態,就連很多富裕家庭也請不起醫生。
戰爭中,在軍隊之間傳播的疾病更可怕。
歷史上美墨戰爭中士兵的因病致死語因傷致死比例為7比1。
克里米亞戰爭中,英法軍隊的比例為4比1,俄國的比例更為誇張,因病致死的人數超過9萬人。
同一時期的戰爭,包括普奧戰爭、普法戰爭、英國遠征印度(印度民族大起義),病死的人數都要高於因傷致死的人數。
雖然早在1784年,約瑟夫二世便授意修建了世界上第一所大型綜合性醫院,維也納總院。但是截至到1840年,維也納這個擁有將近40萬人口的城市,醫生的人數也沒有超過1000(沒有執照或者護士不算,只計算合法行醫的醫生數量)。
就算是現在歐洲的醫療費用也是高的嚇人,看一次牙就能幹掉一個工薪階層三個月的工資。
現在想要直接培養出大量合格的醫生,這不現實。
若是搞出一大群赤腳醫生,恐怕也是亂象重生。
這個時代最偉大的藥物便是青黴素和阿司匹林。
弗萊銘發現青黴素的故事耳熟能詳,然而就算是到了二戰時期也是稀缺物資。
當然這和當時醫學界對青黴素的態度有關,起初有人質疑它的作用,之後又有人質疑它是否對人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