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到了五月份,老譚安靜的在山中修行,無波無瀾。
山外的生活一如既往的繼續著。周曉梅按老譚的計劃按部就班的往前推進,五大區同時行動,全面展開提升菜品和服務質量的工作,狠抓管理,完善運營, 三個月初見成效,整體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打過年後老譚一直沒露面,開始時沒人覺著,沒人覺著就沒人說啥,風平浪靜。
等四月初時有人發現了異常,開始有了議論。
議論始發於中層管理圈。
高層管理圈都知道老譚得了癌症, 正在養病。他們不會議論,都是關心和惦記,企盼老譚戰勝病魔早日康復。
這些人都是老譚親手帶出來的, 有的是他徒弟,有的是他兄弟,老譚養病他們自然積極的配合周曉梅,主動工作,比老譚在時做的還要好。
高層知道的事中層也能知道,中層都是高層帶出來的,是自己的左膀右臂,何況人又是很難守住秘密的。
高層不議論不代表中層也不議論,他們不是不尊重老譚,而是和老譚沒有像高層那樣的感情,難免的事。
議論嘛,就有說好的有說壞的。說好的是老譚是初期胃癌,沒啥大事,好好調養肯定能好,到時候還是執行董事,帶著大家往前趕。
說壞的是老譚肯定很嚴重,聽說化療時都吐血了, 現在是保守治療。能活多長時間不一定,在家養著呢。
他們一議論員工自然知道,員工是親者痛、不親者就當聽個新聞。
所謂的不親者是最近兩年新來的員工,他們大部分沒見過老譚,只知道有這麼個董事,聽說啥樣啥樣,咋好咋壞的,沒太多印象。現在得癌症了也就是個新聞,過兩天就忘了,該幹啥幹啥。
能夠親者痛的是那些老員工,尤其是被老譚關照過的,他們非常傷心、惦記、擔憂。
比如小慧、小龍夫婦,剛開始根本不相信是真的,差點跟說這話的人幹起來。等豔華親口跟他倆說了這才相信。
小慧一直拿老譚當父親待成的,可以說沒有老譚就沒有她的現在。
是老譚在她和媽媽舉目無親流落街頭沿街乞討的時候,義無反顧的掏光了身上所有的錢,才有了母女倆的生活轉折。
小慧媽生病時老譚又義無反顧的帶頭捐錢,讓小慧有錢給媽媽治病, 雖然媽媽最終還是走了,但她感激老譚。
媽媽的喪事是老譚一手料理的,料理了媽媽的喪事後又操心自己的婚事,直到自己有了小家並有了孩子。有時她想就算自己的親生父親活著也未必能做到這樣,自己是太幸運了。
老譚得病,她想像女兒似的去伺候,哪管幾天呢,要不然心不好受,良心上過不去。
豔華說不用,老譚的病情已經穩定住了,情況非常好,要不然她也不會這樣穩當,早去了。小慧便抱著豔華哭了,傷心至極。
和她同樣傷心的還有英子。
英子不是透過別人的議論知道老譚的情況的,王紅直接告訴了她。
她問王紅:“我哥的病嚴重不?”
王紅實話實說:“這個我也說不準,但初期是肯定的,並且已經控制住了。”
英子又問:“我哥現在在醫院還是在家呢?”
王紅說:“都沒在,一個人跑到大山裡去了,說是那地方養病。”
英子半天沒說話,眼淚很快溼了口罩。
王紅勸道:“放心,他沒事”
英子止住眼淚,說:“我哥肯定沒事,他福大命大他是好人我回家給他燒香”
古毅和王姐回到蘇州後,王姐在一天晚上去了四合院,在雅茹的小屋裡把老譚的情況告訴了雅茹、李爽和小高。
李爽無法相信是真的,說:“不可能,我師父咋能得癌症呢?”隨後問:“王姐,我師父在哪呢,我去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