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他就在想,秦淮河上流下來的水,那都是老百姓的汗水和淚水,其中或者還會夾雜一點血水。
滔滔不絕啊。
然而,他只是一個小兵,就算是掙扎著做了一位總兵,也改變不了他能夠看到的現狀。
最多隻有在沒人的時候。
喝醉自己,只有這樣他才會覺得幸福。
因為再也看不到那些令人不爽的人,也聽不到那些令人絕望的事。
夢中什麼都有。
他可以提槍跨馬開太平,也可以躬身田地之中,收穫一把糧食。
還可以見到不平事就一聲吼。
反正怎麼暢快怎麼來。
可夢總會醒來,痛苦也就隨之而來。
不過,老天爺總算帶他不薄,大明在他的有生之年變了,儘管讓他有點無所適從,可眼看著秦淮河就要清澈了。
心中怎能不激動。
想要學著文人賦詩一首,奈何搜腸刮肚的想不出好詞。
“還是學問不夠。”
黃得功自嘲的嘟囔了一句,隨即想到,如今的大明,似乎不怎麼在意文采,這麼一想的話,心裡還有了一點小得意。
大家都一個鳥樣。
到時候誰也別笑話誰。
哪怕突然喊出:滿園春色宮牆柳,兩人對面互相瞅,都是一種名場面。
想到妙處,不禁喜笑顏開。
**
南京城裡的人可笑不出來。
訊息的傳播,意外的迅速和暢快。
昱嶺關裡只是隨意的出來了一個小道訊息,還沒有大範圍的擴散,就被有心的商人們給賣了個好價錢。
事實上,在黃得功帶著大明的火槍兵,把防守的陣線推到了昱嶺關之後。
整個南京城
(本章未完,請翻頁)
中,就籠罩著一種壓抑的氣氛。
官老爺壓抑了。
就必須讓當地的百姓們不快活,從要有一個發洩心情不快的途徑,因此老百姓們也都彎著腰,沉默的逆來順受,偶爾用自己的眼神,交流一下各自的看法。
“道路以目”因此而來。
他們的感受,可是和那些官老爺們不一樣。
畢竟在官老爺們的心中,這些黔首們可是沒有大局觀,更不會考慮國家存亡有序的人。
然而,這樣的百姓們,卻又他們自己的生存智慧。
從各個方面的感受,他們能夠感覺到,天要變了。
儘管變天之後,他們的生活或許還不如以往,可總算是有了另外一種希望,一種盼頭。